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大咖健康课】运动不当比“不动”更可怕!专家提醒:这些运动会让你的关节被“悄悄”磨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1 18:35:00

全民健身热潮兴起,运动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吗?运动也有“破坏作用”。关节炎在骨关节专科中极为常见,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不恰当或过度的运动而加速关节软骨磨损、剥脱。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南京明基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丁惠民提醒,越运动并非越健康,需要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否则有时运动可能比“不动”更可怕。

大咖小传

丁惠民,南京明基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导。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江苏省分会委员,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三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三届运动医学学组委员。擅长骨关节退变及运动损伤疾病治疗,髋、膝、肩微创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关节镜下肩、膝、踝、髋等关节半月板软骨及韧带损伤的修补与重建,以及关节周围骨折微创治疗。

想锻炼身体,但这些运动却成了导致关节炎的“催化剂”

前不久,丁惠民主任接诊了一位17岁的小伙,为了减肥连续一周高强度跳绳,结果膝盖剧烈疼痛,不能走路,坐在轮椅上被家长推着来到医院。“当时膝关节已经有明显的肿胀,拍X线没有什么问题,做了核磁共振发现膝盖周围软组织水肿明显,胫骨平台出现了类似‘隐匿性骨折’的表现。”但好在就诊及时,消炎镇痛治疗后,注意静养即可。

而另一位因运动受伤的刘女士却没有那么幸运。退休之后,刘女士开始注重身体锻炼,每天早晨快走5公里成了她一直坚持的“健康信条”。半年之后,她感觉膝盖隐隐作痛,这也没有成为她打断这一运动习惯的原因,心想“忍忍就好了”,依旧咬牙坚持,直到影响了日常走路,她才来到医院就诊。“在门诊上见到她,整个人是很有精神的,但是走路有点跛脚。”丁惠民主任回忆说,做检查发现她的双膝软骨磨损得非常厉害,最后诊断是“四级(终末期)骨性关节炎”。

对很多人来说,运动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因过度运动导致的关节损伤,如果不正确、及时的干预,发展成慢性关节炎是一个缓慢但几乎必然的病理过程。健康的关节就好比一个精密的轴承,软骨光滑,半月板完好。一旦软骨磨损变得粗糙,或者半月板损伤后起不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关节就会在一种不稳定、摩擦增加的状态下工作,最终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的过早发生。“所以,爬山、跑步、快走、跳绳等对关节冲击较高的运动,并不适合所有人。”丁惠民主任说。

适当运动是“良方”,得了关节炎还得“挑着练”

关节僵硬、肿胀,晨起时关节难以动弹,需要缓一缓才能活动;活动时关节的摩擦感明显,有时甚至能听到“咔嗒”声……当你出现这些症状时,可能已经患上了关节炎。“这时不能抱着‘休息几天就没事了’是心态,一定要寻求医生的专业诊断。”丁惠民主任提醒,关节软骨一旦磨损,几乎无法自行再生或修复。年轻时,身体代偿能力强,肌肉力量好,炎症代谢快,偶尔的磨损和疼痛在休息后似乎“痊愈”了,这常常是一种假象,磨损其实在累积。随着年岁增长,肌肉保护力下降,“润滑液”减少,这个已经粗糙的“轴承”就会提前出现咔咔作响、疼痛和活动受限等问题。

当然,得了关节炎也并不意味着不能运动了。一旦确诊,治疗的目的则是缓解疼痛、僵硬等症状,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在早期,基础治疗是基石,需要改变生活与运动方式,如用游泳、骑行替代爬山、爬楼等高压活动。如果疼痛影响生活,则需进入药物干预阶段,可外用或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来镇痛消炎,或向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以增加润滑、保护软骨。当保守治疗无效,关节结构破坏严重至畸形或功能基本丧失时,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帮助患者解决严重疼痛、重建功能。

“康复锻炼是贯穿于骨性关节炎患者管理始终的,它是巩固治疗效果、维持长期关节功能的关键。”丁惠民主任告诉记者,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能防止僵硬,保持灵活性。整个康复过程必须遵循无痛原则,循序渐进。“需要提醒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长期跷二郎腿、久坐都可能对关节造成损伤。”

“减负”和“强基”双管齐下,为关节戴上“天然护膝”

年龄的增长、超重与肥胖、不当运动等都可能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而预防的核心也主要在于“减负”与“强基”双管齐下。丁惠民主任介绍,“减负”即减轻关节的机械负荷,包括控制体重和避免损伤性活动等。而强大的腿部肌肉,则是膝关节最好的“天然护膝”,“强基”无疑就是通过科学锻炼强化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

加强膝盖附近的肌肉,可以让肌肉帮助膝盖分担身体的重量,从而减少磨损,比如大腿的外展肌、臀中肌等,都可以帮助稳固膝盖。在运动类型上,更建议选择游泳、骑车等非站立运动,膝盖负荷小。也可以做有针对性的抗阻训练,比如坐姿抬腿、靠墙静蹲、用弹力绳绑在踝关节上方做外展运动等等。当然,科学减重也是一剂“良药”,数据显示,体重每减轻1公斤,膝关节的负荷在行走时就能减少4公斤。

除此之外,营养也必须跟上,它可以为关节对抗磨损、保持健康提供必要的“原材料”。多吃奶制品、豆制品、坚果等,补充足够的钙,适当接受日晒,尽早开始预防骨质疏松,这对预防关节炎的发生也有一定帮助。

视频 于房浩 许倩倩

许倩倩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