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七旬老人脑肿瘤“卡”在危险区!医生显微镜下“毫米级”操作解危机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0 18:14:00

近日,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70岁患者实施了显微镜下小脑幕脑膜瘤切除手术,不仅将肿瘤完整切除,更精准保留了肿瘤周围重要神经血管。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神经功能损伤,目前已顺利出院。

脑深部肿瘤叠加基础病

高龄患者手术风险极高

几年前,徐大爷(化姓)因反复头晕就医,检查发现小脑幕区域存在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为脑膜瘤。在随后的几次复查中,因肿瘤生长缓慢,没有明显变化,他和家人就暂时放下心来,一直采取保守观察。

然而,今年最新一次的复查结果,让所有人揪紧了心——肿瘤较以往明显增大,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风险骤升,手术治疗已刻不容缓。

在辗转多家医院后,徐大爷及家人慕名找到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任天剑教授。经过任教授对病情、手术方案与风险的清晰讲解,徐大爷当场打消顾虑,决定在该院接受手术。

“面对这样一位高龄且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远超常规。”任天剑教授解释道,肿瘤的基底牢牢粘在小脑幕上,并与周围动脉紧密相连,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划破大血管引发大出血,损伤脑干、小脑,导致术后偏瘫、行走不稳等严重后果。更棘手的是,徐大爷已70岁高龄,还患有高血压,身体耐受度差,这无疑给手术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可以说,我们面临的是一场不容有失的严峻挑战。”

显微镜下的“毫米级”操作

精准解除患者生命危机

患者入院后,通过对其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反复讨论,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与围手术期治疗计划——既要完整切除肿瘤,又要最大限度保护神经血管,同时做好术后并发症预防。在征求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团队决定为其实施显微镜下小脑幕脑膜瘤切除手术。

手术当天,任天剑教授亲自主刀,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全程配合,为手术保驾护航。打开患者颅腔后,一个更糟糕的情况出现了:两根粗大的小脑引流静脉横亘在手术路径上,要切除肿瘤,必须从这两根静脉间穿过,一旦损伤,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突发状况,任天剑教授处惊不乱,双眼紧盯显微镜,手持显微器械在狭小空间内精准操作:先逐步离断肿瘤基底,再小心翼翼分离肿瘤与动脉血管、脑干、小脑的粘连。每一次分离、止血都精准到分毫,团队成员默契配合,整个手术过程紧张却有序。

最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肿瘤被完整切除,肿瘤周围重要神经血管也毫发无损。术后,徐大爷未出现任何神经功能损伤,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恢复得十分顺利。“之前一直担心手术风险,没想到这么成功,恢复得还这么快,真是太感谢任教授和医护团队了!”办理出院手续时,徐大爷儿子激动地向医护人员连连道谢。

专家提醒:

早发现早治疗,这些症状千万别忽视

任天剑教授表示,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多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衍生物。大部分脑膜瘤生长缓慢,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增大,会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和脑组织,引发不适。

“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是治愈颅内肿瘤的重中之重。”任教授强调,若日常生活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务必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相关疾病风险,避免因延误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通讯员 王雨娴 穆婷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