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听不到以为手机坏了,男子险因“耳中风”失聪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7 22:10:00

一次寻常的通话,竟成为一场听力危机的预警!近日,52岁的市民周先生(化名)就经历了这样一场“耳朵里的风暴”。他在接电话时突然发现左耳听不清声音,误以为是手机故障,并未在意。直到几天后听力下降加剧,他才匆忙就医,最终被诊断为“突发性感官神经性耳聋”,俗称“耳中风”。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耳科副主任、耳鸣专病门诊主任姚国志医生提醒,“耳中风”发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季节更替时尤其要注意,出现听力异常务必及时就医。

接电话异常误当手机“罢工”,差点把耳朵“耽误”了

回想起发病时的情形,周先生仍心有余悸。“上周的一天,我正在用左耳接听一个电话,突然感觉对方的声音变得遥远、模糊,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棉花。”周先生描述道,他下意识地以为是手机听筒出了问题,便将手机换到右耳,声音立刻变得清晰起来。“当时我还没在意,说这手机该退休了,根本没往自己耳朵出问题上想。”

在随后的两三天里,周先生的左耳不适感并未消失,反而出现了阵阵嗡嗡的耳鸣声,听力也呈现出进行性下降的趋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家人的催促下前往医院就诊,经检查后确诊为左耳突发性耳聋。

接诊的姚国志主任介绍,突发性耳聋,也就是俗称的“耳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突聋属于急症,治疗效果与就诊时间密切相关,发病后72小时内是黄金治疗期,一个月内积极治疗效果也比较好,但如果拖上一两个月,部分患者可能会完全丧失听力。”姚主任强调。

中西医结合治疗抢回听力,季节更替时应加强防护

由于周先生就诊时已经错过发病后72小时的最佳治疗期,时间紧迫,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治当天便立刻展开。

“突聋的临床治疗往往需要中西医结合。”姚国志主任介绍,西医通过口服用药、静脉输液、耳后或鼓室内注射药物等方式,改善内耳微循环、提高内耳供血供氧、减轻血管炎症反应;中医治疗手段则包括针灸、按摩、雷火灸、耳穴贴压、特色敷贴中药熏蒸等……在医院接受了系统的治疗后,出院时周先生左耳的听力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姚国志主任表示,近期来门诊看突聋的病人变多了,主要与早晚温差大、气温骤降导致脑血管收缩、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有关。此外,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熬夜、感冒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突聋。“近年来,突聋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不仅中老年人要注意,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他特别提醒,一旦出现突然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症状,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通讯员 赵钰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