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 | 远离慢阻肺,记住C-O-P-D这四个字母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9 16:49:00
2025年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我国慢阻肺总患者数高达4300万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8.2%。为了提高大家对慢阻肺的认识,让更多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相关专家对相关知识做了解读。
重新认识慢阻肺五大误区
很多慢阻肺患者对疾病存在不少认知误区,导致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从而加快了疾病的恶化速度。其中常见的误区有以下五个:
误区之一:长期吸烟但身体“很健康”,不用担心慢阻肺
在慢阻肺诸多的危险因素中,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吸烟者中大约有10%~15%的人会患上慢阻肺,而且吸烟者中患慢阻肺的比率在逐年增高。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病因,吸烟早期可能无任何症状,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支气管阻塞和肺脏结构破坏。
误区之二:早期症状轻微,对身体影响不大
慢阻肺属于慢性疾病,早期症状往往不太明显,很多患者虽咳嗽、咳痰多年,但并非影响生活及工作,往往不予重视。事实上,早期治疗能够帮助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可起到“少花钱,疗效好”的作用。
误区之三:不重视稳定期治疗
很多患者会在急性加重、症状严重时到医院看病,但病情相对稳定时自己又感觉用药和不用药差别不大,所以没有坚持用药。其实,慢阻肺换着的气道病变长期存在,导致肺功能加速减退。在缓解期也需按医嘱用药,秋冬季节可以选择中医食疗、膏方等进行调理,有助减慢肺功能衰退速度,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误区之四:口服药方便,吸入药物麻烦,效果都一样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是最有效的第一线的缓解症状的治疗。选择吸入疗法有三大优势:一是可以获得较高浓度,迅速到达肺部,起效迅速;二是所需药物剂量较小,全身不良反应较轻;三是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误区之五:慢阻肺患者力气不足不宜活动
很多慢阻肺患者经常静坐不动,稍微一动则诱发气促,难以耐受,自觉疲劳乏力,需要休息。但是,若谨记量力而为,循序渐进,选用合适的辅助方法帮助锻炼,长期能增加体能、减轻症状。
应对慢阻肺,“C-O-P-D”法巧防治
慢阻肺目前还没有办法逆转和治愈,所以,预防和有效缓解病情显得尤为重要,专家介绍了一组“C-O-P-D”防治法:
C—cease:停止吸烟
停止吸烟是预防慢阻肺的第一步!慢阻肺患者的患病年龄处于逐年递减的趋势,尤其是喜欢抽烟的人群,最容易被慢阻肺“青睐”。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慢阻肺患者都是烟民,且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慢阻肺患病风险就越高。
O—open:经常打开窗户通风
导致慢阻肺的重要危险因素除了吸烟之外,还有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合物、室内油烟、室内空气污染、户外大气污染、被动吸二手烟、三手烟、幼儿期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秋冬季节,阴霾天气相对容易增多,更要注意。所以,家中需要保持开窗通风的好习惯。
P—pm:秋冬季节慢阻肺患者最好选择下午锻炼
专家指出,对于患有慢阻肺的病人来说,不适合在早晨及上午进行运动和锻炼。秋冬交替,室内室外温差较大,而且因为气候寒冷,空气污染物容易被“压”至近地层,并且处于稳定状态,不易扩散,从而使早晨成为污染的“高峰期”。建议秋冬季节慢阻肺患者最好选择下午2点-4点进行锻炼。
D—do:三类人群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测
慢阻肺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咯痰、活动后呼吸气促等,但是由于人体的肺部代偿能力较强,不少早期慢阻肺患者无明显症状,这常常造成不少人错过最佳的诊疗时间。一旦等到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病情多已发展至中晚期,治疗起来也较为棘手。慢阻肺不仅仅是肺部的疾患,还与心血管疾患、内分泌疾患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目前业内公认的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是肺功能检测。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只要对着仪器吹几口气,就能评价气道阻塞程度。建议长期与厨房油烟打交道的家庭主妇、长期与粉尘接触的工作者、经常抽烟的“老烟枪”这三类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做肺功能检测。
![]()
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秋末冬初,如何养好你的肺?
护肺先要护肌表,谨防病从口入,合理及时增减衣物
肺主一身肌表,风寒之邪最易犯肺,秋末冬初气温变化比较大,要随时关注天气的变化,合理及时地增添衣服,固护好我们的肌肉和皮肤,增强肌体抵抗能力。此外,要在公共场所及人多等场合最好佩戴好口罩,养成洗手的好习惯,改掉挖鼻孔等坏习惯。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增加点滋阴润肺的食材
肺喜润而恶燥,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更容易伤肺。饮食应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些芝麻、蜂蜜、银耳、萝卜、秋梨、秋藕、芡实、百合等滋阴润燥、养肺护肺的食物,也可以在秋冬季节服用一些滋阴润肺的膏方。
调整好情绪,以防悲秋忧思伤肺
秋叶纷纷飘落,有些人总会无端伤怀,甚至有点抑郁的倾向,即出现“悲秋”。如果情绪不佳,不如趁午休或者周末放下手头的工作,到户外走走,与亲朋好友一起休闲,如散步、骑车等,在自然界中呼吸新鲜空气,加快全身气血循环,提神醒脑,缓解抑郁,养好肺气。
预防便秘,下面通畅肺才舒畅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肺气宣降功能也正常。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介绍说,若出现持续便秘,则肺气受阻,可能导致咳嗽、气喘、胸中憋闷等症状。因此,建议多补充水分,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多吃些蔬菜,适量运动,预防便秘。比较严重的便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中药、膏方对证调理,以免延误治疗,给肺部及全身造成更多的健康问题。
通讯员 杨璞
许倩倩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