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江苏职校“掌门人”亮实招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4 15:51:00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举办“向教育强省阔步前行”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题,江苏四所新一轮“双高计划”入选的职业院校“掌门人”,对学校在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进行发布。
![]()
“我们坚持把共同体、联合体建好用实、把校企合作做深做透,产教融合实现新突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贺兴初表示,作为长三角铁路类院校,学校为全省及长三角区域铁路行业培养了近三分之一高技能人才。学校参与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筹备建设工作,牵头成立全国智能交通自动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扎实推动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项目,系统推进教学关键要素联动改革,集群化培养轨道交通数智工匠。学校已联合产业链链主企业共建15个实训基地、3个研发平台,完成8个工种职业标准和鉴定体系的研编,技术攻关数量较上年增长33%。
南通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交汇点城市,船舶海工、智能制造是支柱产业。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薛扬表示,为推动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学校下沉地方产业和园区,构建区域性平台,服务市域发展。牵头成立了南通市船舶海工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两大产教联合体,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与园区企业生产资源,建立“订单班”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实船构件加工,毕业即上岗,适岗能力与用人单位满意度大幅提升。同时,学校在开发区、海门经开区等园区布局了9个产业学院,把课堂搬到企业车间,真正实现“校地共生、双向赋能”。
作为全国唯一蝉联八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的高职院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倪永宏介绍,学院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共建10个特色产业学院,获批省级产业学院1个。“我们精准对接江苏‘1650’产业体系和扬州市‘613’产业体系,创新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持续推进‘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着力锤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适应产业变革的过硬本领。”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跟区域发展增长极,将弘扬工匠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了一大批“一懂两爱”的高素质现代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玉萍介绍,学校依托产教融合平台组建师生科技创新团队和社会服务团队,实施“凤凰学子计划”,为行业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学校构建了“平台搭建—路径创新—示范带动”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与农牧产业发展的适配度,推动形成了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