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善风采 ▏“好习惯养成”奖学金项目:激发贫困家庭内生动力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3 19:58:00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部分贫困户深陷“等靠要”懒汉思维,他们并非缺乏致富能力,而是消极怠惰、依赖政策,拒绝主动改变现状。单纯的物质援助难以根治这一问题,精神层面的扶贫才是破局关键,需从内向外激发脱贫动力。深入观察发现,贫困家庭的未成年人是重要突破口。与成年人不同,这些孩子有强烈的自尊心与脱贫意愿,抵触“贫困户”标签,即便生活贫困也排斥无偿资助。但他们长期缺乏被发现、被肯定的机会,内心自卑,且传统物质赠与式帮扶易助长其“等靠要”惰性,不利于未来发展。基于此,心愿公益协会发起“好习惯养成”奖学金项目。
项目面向贫困户家中的未成年人,要求孩子每日坚持绘画或写日记,每月定期回收检查成果。达标者每月发放100元奖学金,绘画或作文优秀者额外给予300元奖励。项目采用分批帮扶模式,每批孩子参与一年后轮换,确保更多孩子受益。按此计算,一个孩子一年可通过坚持为家庭增收1200~3000元。自2018年启动至今,项目已开展7年。截至2025年,累计捐助800名孩子,捐赠金额超100万元,日记10万多篇。这些数字背后,是800个孩子的努力,更是800个家庭的希望与改变。
2025年,为适配时代发展、提升孩子参与体验,项目迎来重大升级:记录方式从传统日记转为人工智能聊天记日记。借助AI技术,孩子记录时可获得实时反馈与互动 —— 倾诉学习困扰时,AI能及时给予建议鼓励;分享生活喜悦时,AI可同步感受快乐,让记录更有趣生动,大幅提升参与积极性。
项目实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经济与尊严的双重收获,使孩子参与积极性提高,每月至少100元奖学金可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奖学金源于自身付出,是有尊严的荣誉,让孩子深刻理解“付出即有回报”,自信心显著提升。参与过程中,孩子获得被发现、被肯定的机会,贫困带来的自卑阴影逐渐消散,开始主动展现自我,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生活与学习。养成终身好习惯:一年坚持让孩子养成绘画、写作习惯,365幅作品与日记既是成长见证,也是人生宝贵财富,将持续助力未来发展。AI升级后,记录体验质变,AI的陪伴引导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习惯。
项目对贫困家庭激发家庭内生动力,杜绝懒汉思维,而非“等靠要”,彻底扭转家庭成员的惰性认知,让他们明白“付出才有收获”;培养优秀孩子,带动家庭氛围向健康、积极方向发展。
项目凝聚社会力量,吸引社会各界关注。企业与个人自愿赞助,为项目提供资金保障。以包头地区为例,最初230名孩子的帮扶资金全来自社会捐赠,未动用精准扶贫专项资金便实现扶贫目标,为社会资源高效利用树立典范。项目的成功为其他公益项目提供借鉴,证明创新公益模式既能实现精准扶贫,又能兼顾受助者的尊严与成长。未来,项目计划持续推进,逐步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贫困家庭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