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切记不买不开不坐!扬州警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向非标电三轮电四轮“亮剑”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6 21:06:00

非标电动三、四轮车无牌无证、闯禁区、违法载人、逆向行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危害性大,必须大力整治。11月6日下午,扬州市公安交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现场直击,看警方如何“亮剑”。

乱象:电三轮系机动车,“司机”从未申领过驾照

“停一停,停一停,徐凝门大街和皮市街这边本来人流量就大,你骑这么快,多危险!”11月6日下午2点45分左右,扬州市区皮市街南入口附近,一辆电动三轮车被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一大队民警拦下。该车的驾驶人是位中年男子,他告诉民警,自己着急去送货,车上装着大米。民警将车辆拦截后,查看该车相关参数发现,该车属于非标电动三轮车,系机动车范畴。“请配合检查,出示驾驶证。”面对民警提出的要求,男子表示从未申领过相应驾照。民警现场确认,该车没有按要求悬挂机动车号牌。

现场处罚

民警告知驾驶人,该车属于机动车范畴,上路应悬挂号牌,驾驶人要持有相应的驾照。同时,非标电动三轮车未经工信部许可生产,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因此无法在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所申领上牌。这类车辆主要包括城市观光车、老年代步车和低速代步车等。随后,根据规定,民警对驾驶人未随车携带驾驶证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相应处罚,暂扣了违法车辆。

这边刚整治了一辆非标电动三轮车,民警又在徐凝门大街拦下了一辆送货的电动三轮车。记者看到,该车还加装了顶棚。驾驶人称,这是送货的车,不是营运车辆。民警一番检查后发现,该车系正三轮摩托车,属于机动车范畴,没有悬挂号牌。驾驶人表示,自己未经过正规的驾驶技能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没取得驾照。

整治:今年以来市区已查扣“问题车”1845辆次

记者采访获悉,该市公安交管部门今年以来在市区共查扣非标电动三、四轮车1845辆次。这些车辆往往没有牌照,驾驶人也没申领相应的驾驶证,没有购买相应的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无法对当事人进行赔偿,容易引发肇事逃逸。当日整治中,民警向非标电动三四轮车驾驶人详细讲解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告知车主驾驶此类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老头乐”上路行驶是违法行为,宣传驾驶这种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向驾驶人和过往群众面对面广泛宣传非标电动三、四轮车上路行驶的危害性,引导群众切实提升交通安全意识。

整治行动期间,民警还发现,大部分快递企业已使用国标电动车运输快递,但一些快递车辆存在闯禁区的交通违法行为。警方提醒,快递车辆多属于三轮摩托车,快递员在运送途中不能闯入禁区,禁区范围是东至江都路,西至新城河路,南至江阳路,北至平山堂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俞宝岭表示,老城区附近常有一些运送货物的电动三、四轮车,这些车辆中一部分属于机动车。“非标电动三、四轮车是不允许上路行驶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俞宝岭说,整治期间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非标电动三、四轮车的使用者大多是老年群体,平时用来出门代步或接送孙辈上下学,对于非标车辆的隐患点知之甚少。这类车辆安全性能低,不具备登记注册上牌和上路行驶的资格,发生事故后,驾驶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警方:不买、不开、不坐非标电动三、四轮车

据介绍,非标电动三、四轮车是指未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许可生产、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车辆,不符合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使用电力驱动用于载客或载货的三轮、四轮车。该类型车辆无法登记上牌,属于禁止上道路行驶的违法车辆。俞宝岭告诉记者,这些车辆的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未经过正规的驾驶技能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随意闯红灯、横穿马路、强行变道超车、突然掉头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时刻威胁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这些车辆转向、制动等安全部件安全性能普遍较差,在违法载人或装载货物的情况下,由于重量增大、重心增高等原因,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车辆难以控制。

扬州市公安交管部门提醒,非标三、四轮电动车隐患多、危害大,大家要谨记不购买、不驾驶、不乘坐。子女应主动劝导和监督中老年人不驾驶、乘坐非标电动车,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通讯员 祝隽 黄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