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纯粹、深度思考、非常刻苦!南京一中学子斩获信息学奥赛3金1银,来读读他们的获奖分享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8 15:31:00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42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 2025)中,南京一中崇文学子喜获3金1银!金牌数并列全国第一!其中邱梓轩、陈翰文、徐佳辰三位同学斩获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郭权皞同学斩获银牌!7月27日,在“荣耀同行,智创未来”——南京一中信息学奥赛座谈会上,这4位高二学生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
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他说:
“竞赛最重要的能力是正确面对挫折”
“我认为在竞赛中最重要的能力不是解题的能力,而是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因为在竞赛尤其是最终的比赛当中,大家在解题能力上其实相差无几,但是在高压的环境下,尤其是只有一次机会时,面对巨大的压力,心态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如果因为一点点的心态问题而影响自己最终的结果,其实是非常可惜的。”
2024年的重庆国赛中,邱梓轩以第51名的成绩以一名之差无缘国家集训队,这对他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打击,他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他说:“那段时间是我竞赛生涯中非常困难的一段时间,每天训练也是浑浑噩噩,感觉有点难以坚持,但是在经过父母和教练的疏导之后,我重新找回了信心,意识到只要我全力以赴,就问心无愧。”
“特别感谢学校自始至终对我们的支持。学校为我们提供了灵活的课程安排,让我们能够自由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竞赛,在课内学习与竞赛之间找到平衡,这种因材施教的政策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竞赛之中,最终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高一省队落选感觉迷茫,
他立志高二进入省队
陈翰文初中阶段才开始真正接触信息学竞赛。初二下学期,他每周上一节课,三个小时。深入学习之后,他对信息学竞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李翔教练的建议下,初三上课的密度明显提高,周六、周日每天两节课,两天下来训练12小时。在初三的最后阶段,陈翰文放弃了一部分文化课的学习,一头扎进了信息学竞赛训练。“当时,学校、家长甚至我自己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担心中考会不会考得一塌糊涂。还好,我最终通过特长生考试被南京一中录取。”陈翰文说,进入高中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信息学竞赛,每天花8个小时以上在信息学竞赛上,专业能力获得了非常大的提升。
但是很快,陈翰文遇到一个重大挫折,其他三位同学都进入了省队,唯独他没有进入。“当时我非常孤单和焦虑,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我在那段时间是非常迷茫和无助的,但后来也慢慢调整心态去继续学习,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高二进入省队,最终如愿以偿。感谢学校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我非常多的支持,也给了我非常多的训练机会和训练资源。”
曾因比赛失利留下心理阴影,
教练和学长帮他找回自信
徐佳辰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了c加编程,初中发现自己在编程竞赛上有一定的天赋,决定成为一名竞赛生。高一时期,徐佳辰在NYP和省选中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以黑马姿态进入了江苏省队。
“这之后,我对自己的实力有了一些误判,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一定可以拿到金牌,所以对训练有些懈怠。在去年国赛的考场上遭遇了意外,只收获一枚铜牌。当时,我非常难受。”徐佳辰说,“我带着一些不甘从头开始新赛季的学习。新的赛季,其实我的实力已经有了不错的上升,但是我的心态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总是想起考场上的发挥失利,并且害怕这些东西会在下一次比赛中再次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是我的教练,我的学长,他们帮我找回了自信。”
“感谢学校给了我们非常宽松的竞赛政策,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竞赛。”接下来,徐佳辰将开启全新的生活。他说:“竞赛和升学并不是我生活中的全部,我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探索一些我更热爱的东西。我会捡起我过去的兴趣,比如说写作,创作诗歌等。”
“每一道题都像一座座险峻的山峰”
他说坚持的力量很重要
“非常感谢南京一中这个优秀的平台,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信息学竞赛的大力支持。” 郭权暤在本次比赛中收获了银牌,他说,“信息学竞赛是一场智力与毅力的马拉松。回顾这次竞赛之路,可谓是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信息学竞赛的题目难度极高,每一道题都像一座座险峻的山峰,需要我们用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灵活的思维去攻克。在备赛期间,我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算法数据结构,每天早上8:00—13:00都要参加一场模拟赛,有时候为了调试一个程序,我会在电脑前坐上整整一个下午甚至一个晚上,眼睛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大脑飞速运转,找出问题所在。遇到难题时,那种挫败和焦虑是难以言表的,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每一次的挫折都是自己成长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郭权暤深刻体会到了坚持的力量。“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成绩停滞不前,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学习这个竞赛。但当我看到身边一起奋斗的同学们,他们也在为了梦想努力拼搏,我告诉我自己不能轻易放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成绩有了起色,就更加让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南京一中教学副校长高磊介绍,学校特别为郭权皞同学组建“助力群”,由各学科名师组成的专属助力团队,实施“一人一策”的精准培养,相信这样“多对一”护航机制,定能助力郭权皞同学在强基计划中实现超越!
金牌选手的共同品质:
热爱纯粹、深度思考、非常刻苦
座谈会上,居艳书记对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对家长默默的支持和教练倾情的付出表示感谢,并对四位学生未来予以期待,期待他们在热爱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这一次南京一中能够取得3个金牌,应该说是水到渠成,实至名归。”南京一中1997届校友,信息学奥赛主教练李翔博士表示,“南京一中积极承办了南京市信息学奥赛基地活动,给竞赛学子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还提供了‘院士1课堂’‘少年工程院’等高端平台,帮学生开阔眼界,让他们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学术名家大师。”
李翔认为,这些金牌选手身上有一些共同的品质:首先,他们对计算机学科、对算法设计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他们的热爱非常纯粹,这是他们能够坚持学好信息学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首要要求。第二,他们有很好的深度思考的习惯。第三,他们非常刻苦,他们在坚持学习信息学的过程当中勇于克服困难。“我觉得相比学生拿到金牌进入清北,我更希望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学科上有所成就,未来他们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服务社会,把自己的才能变成真正影响社会,影响人类的贡献。”
据悉,南京一中信息学竞赛基地,成立于2024年9月,始终致力于搭建专业的信息学竞赛选拔和培养平台,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信息学研究和训练,助力学生实现竞赛成绩的新突破。
通讯员 严婷 兰倩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