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要追这样的“顶流”!苏澳大学生主理人解锁“拥抱文博”新姿势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1 22:03:00
当文博的厚重底蕴与青少年的蓬勃朝气相遇,一场关于传承的接力就此启程!8月1日下午,在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江苏“拥抱文博 接力传承”青少年文化实践行动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行“苏澳青年共绘文博新篇”大学生专场推广活动,现场,大学生文博推广主理人代表们用数字创意赋能,向嘉宾们分享了让传统文博成为网红顶流的阶段性实践成果,他们以《AI奇遇记》破局想象、用创意小游戏激活热情、让苏式美学文物科普绘本整装待发……新生代极具创意和生命力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童趣绘本让文物“走”到孩子身边
主理人解锁“拥抱文博”新姿势
今年暑假,来自江苏、澳门两地的40名大学生,在走进苏州博物馆、常州博物馆等博物馆所寻访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着让传统文博创意出圈的新路径。活动现场,三组大学生文博推广主理人代表就暑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展示和分享,让“拥抱文博”的风吹到了澳门。
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的中国澳门学生梁婉金带来的《文物去冒险》趣味绘本,以手绘插画形式讲述了文物的“奇幻旅程”。“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没去过博物馆,我想通过绘本让文物‘走’到孩子们身边,让那些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她透露,在新学期开始时,这本绘本将随着大学生支教团队进入偏远地区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成为绘本的第一批“读者”,后续,还将开展“文物接力共绘”和“绘本有声书”活动,让这场文物冒险成为孩子们的共同记忆。
文博“显眼包”遇上时空魔法
苏澳大学生巧用AI让文物“说话”
在山东大学就读的中国澳门学生许烨桐(下图左)与江苏师范大学学生贺宁媛合作完成的《AI奇遇记:当苏博“显眼包”遇上时空魔法》创意推广视频,在现场初映中为嘉宾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她们用AI技术让文物“开口”,开启跨越时空的趣味对话。哇!这朵花好像在跳舞!它是不是想讲它的故事?”“算你有眼光!我可是五代‘奢侈品顶流’!”视频中,苏州博物馆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活”了过来,突然开口“说话”,这个画面让在场嘉宾和观众不由得笑出了声。
“参观苏博时,我突然明白‘主理人’这三个字的意思——不只是介绍文物和文创,更是做一个桥梁,让更多人发现传统文化里藏着的巧思和浪漫。”“博物馆的老物件都是会呼吸的文化基因,藏着许多有趣故事,就看我们怎么让它们‘开口’。”她们说。
如果是一个不喜欢参观博物馆的人,怎样让他也能够感受到文博的魅力所在?澳门大学学生冯子欣从喜爱游戏的兴趣中发现灵感,结合文博知识,设计出了一款《文博来啦!》的趣味手游,旨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在游戏中获得文博知识、爱上文博。她现场展示了团队现阶段的成果——用户进入游戏界面,即可进行“虚拟考古”。“要选中格子才能开启挖掘哦!”全场观众扫描游戏二维码一起“挖文物”,现场互动热烈。冯子欣介绍,接下来,游戏将继续开发“虚拟博物馆”模块,人人都可以成为博物馆的策展人,还能通过线下博物馆参观打卡收集文物卡片,真正实现“线上兴趣引导线下体验”。
“宝藏专家”点赞主理人
用创意视角激发情感共鸣
“三组大学生团队的策划均运用了科技手段,各有亮点。”在“宝藏专家面对面”互动环节,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二级研究员茅艳对这些创意赞不绝口。茅艳表示,《当苏博“显眼包”遇上时空魔法》用AI技术让文物“活”起来,短视频的形式也非常符合现下平台的传播特性;《文博来啦!》小游戏结合考古专业与文物特质,向用户传授易记知识点;《文物去冒险》绘本覆盖偏远地区孩子,提供情感共鸣,令人感动。”她认为,这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主理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对博物馆、对历史的观察和洞见,他们的创意与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紧密相融,非常有新意。“这一代孩子能有意识地去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让人印象深刻——文博资源的共享、人类文明的传承恰在于此。”茅艳说。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为大学生主理人代表颁发了文博推广认证证书,鼓励他们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力军,继续探索文博未来传承的创新样本。
据悉,本次苏澳青年共绘文博新篇活动展示了江苏“拥抱文博 接力传承”青少年文化实践行动的阶段性成果。该项目自2025年5月中旬启动以来,面向大中小学生发起征集,鼓励学生通过创意实践“玩转文博”,推动“宝藏博物馆”向“流量博物馆”迈进。接下来,广大青少年还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开展研究实践,以青春之力激活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命力。
策划 王璟 统筹 蔡蕴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贺东婷 文/编导
剪辑 吴伟龙 配音 周欣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