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80亩稻田,直播带货卖出400袋大米! 江苏中小学秋季研学实践真会“玩”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4 12:56:00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色彩斑斓的季节。近日,江苏中小学纷纷开展秋季研学活动,同学们走出校园,来到田间地头,在大自然中体验劳动,发现美好,收获成长。一起来看——
真体验真实践!
苏中学子收割“80亩稻田”,还直播带货
![]()
风吹稻田千层浪,金黄包谷满水乡。在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近日,苏州中学高二年级在完成紧张的期中考试后奔赴吴江震泽镇齐心村,开展“学农助农”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农业劳动社会实践特色项目,苏中学子完成80亩稻田收割劳动,自力更生野炊烧饭,直播带货学农助农,在真体验、真实践中获得持久赋能。
“长漾大米,国家二类水质灌溉,稻虾共作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使用现代绿色防控技术控制病虫害。保证每一粒米无公害、零添加,产地直供、新鲜出货。”除了田间劳动,苏州中学还玩起了“直播带货”。据悉,此次直播间一共卖出了400袋大米。
![]()
秋收活动让同学们收获满满。有同学表示:“这是我第一次代表班级,在田野之间,面向老师、同学和直播间的观众,唱出那首曾陪我度过了两年时光的歌曲《hey kong》 。这次表演让我深深体会到,‘no pain, no gain’不仅是一句话,更是人生的真谛。就像我们割稻子,一刀一刀才能收获金黄;就像我们排练,一遍一遍才能台上从容。这片土地教会我:敢于站上舞台,就是青春最勇敢的出征。”
“从稻田到灶台,我们自己动手,合作完成了一顿也许并不精美、但绝对美味的午餐。生火做饭时,秸秆燃烧弥散的烟是浓密的,厚重的,和静静点燃的蓝色天然气不一样,这才是书里写的人间烟火气。用这样粗犷与自在的火烧出来的饭是很有情感的。我们从中体会到的不仅是自食其力的满足,更是千年农耕文明在我们手中传递的那份厚重,是乡土中国最深沉的温度。”
创意满满!
东南实验学子用“镂空画”捕捉秋之韵
![]()
近日,南京市江宁区银杏湖生态乐园迎来了一群充满朝气的少年。南京东南实验学校初二年级学生在班主任和德育团队老师的带领下,踏着秋日的晨光,开启了期待已久的秋季研学之旅。
![]()
本次秋游的特别亮点是学校精心策划的“镂空画里的秋天”创意活动。各小组同学在游览的同时,需要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镂空画框,在银杏湖的各个角落捕捉秋色,创作独具特色的自然画作。
在金色的银杏林中,同学们举起镂空画框,让金黄的叶子成为画作的一部分;在波光粼粼的湖边,湖水与天空被巧妙地“装”进了画框;在游乐设施前,同学们将快乐瞬间与自然景色完美融合。这一创新活动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更让他们学会发现美、捕捉美。
秋天的银杏湖,因同学们的青春活力而更加生动多彩。游乐区内,欢呼声和笑声此起彼伏。旋转木马上,同学们仿佛回到了童话世界;过山车上,勇敢者的尖叫声响彻云霄;摩天轮缓缓升高,银杏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湖泊如镜,群山如黛,五彩斑斓的秋色让人心旷神怡。
这次秋游不仅是一次游玩,更是一次生动的户外课堂。同学们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收获了课堂之外的知识与成长。
田野与工厂间的青春课堂!
南外仙林国高学子开启社会实践之旅
![]()
近日,南外仙林分校国际高中全体学生暂别熟悉的课堂,踏上了一场融合劳动、历史、科技与团队协作的独特实践旅程。他们走向广袤田野,深入现代工厂,在身体力行与亲身体验中,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社会与自然”课。
在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中,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农耕乐趣。古法磨豆浆,探寻的是饮食文化的源头活水;田间挖红薯,品味的是秋收的喜悦与自然的慷慨馈赠;协作包饺子,升腾的是人间烟火气,领悟的是劳动的价值与团圆的温暖;化身“茶田小精灵”,漫步青翠茶山,解锁的不仅是茶叶的生长密码,更是“劳动+自然”赋予的别样课堂魅力。
![]()
实践活动精心设计了“重走长征路”主题环节。同学们从“瑞金誓师”的豪情出发,历经“四渡赤水”的机智、“飞夺泸定桥”的英勇,再到“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最终迎来“胜利会师”的喜悦。这场体验不仅让同学们深刻了解了长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悟到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向着目标坚定前行的优良品格。
学工实践将同学们带入了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一线。在乳制品工厂,他们近距离观察了严谨、高效的自动化生产流程,实地感受了工业领域所倡导的专注、精益的工匠精神。课堂上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在这里找到了鲜活的注脚。
此次学农学工社会实践之旅,同学们在亲近自然、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更极大地增强了同窗情谊与班级凝聚力,充分展现了学子们的蓬勃朝气与综合素养。
通讯员 宋国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视频剪辑 王颖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