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夏老师为您家教支妙招”走进社区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4 13:15:00

近日,“夏老师为您家教支妙招”社区工作站第2期“一对一”家庭教育交流活动在浦口区江浦街道巩固社区成功举行。本期活动聚焦《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这一核心主题,工作站导师韩玉琴、夏光清与到场的12组家庭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互动交流。

一对一深度交流:直面高年级学业困境

夏光清老师在“一对一”沟通环节,与几位面临严峻挑战的家长进行了深度对话,共同剖析问题根源,并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案例一:针对“五年级男生躺平”现象

家长困惑:“孩子以前还行,现在对学习完全没兴趣,说多了就烦躁。批评他,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表扬他,他也无动于衷。具体表现就是书写越来越马虎,对课外阅读更是提不起任何兴趣,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夏老师指出,五年级男生的这种“躺平”并非突如其来的叛逆,而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表现。“当孩子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反复遭遇挫败、感到无法达到家长或自我的期望时,他就会启动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既然努力也换不来成功和认可,那不如干脆不努力。您说的‘说他坏无所谓,说他好无动于衷’,正是这层坚硬的‘心理铠甲’的外在表现。”

夏老师建议,第一步是修复关系,停止说教,通过一起运动、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等方式,重建情感连接。第二步是创造微小成功体验,帮助孩子设定一个极易达成的短期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且具体的肯定。第三步是共同分析困难,在孩子情绪好时,引导他具体说出困难,一起寻找解决方法。

案例二:针对“初一男生跟不上”问题

家长困惑:“孩子小学成绩中等,一上初中就明显吃力,特别是数学和英语,现在作业写到很晚,但效果不好,他自己也很沮丧。”

夏老师认为,初一出现断层是常见现象,源于学科难度、容量及教学方式的突变。“孩子可能还在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应对中学的学业要求,导致水土不服。”

夏老师提出,核心是帮助孩子升级学习方法。例如,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听课;建立错题本,定期回顾,搞懂每一个知识点;学会时间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家长要调整心态,多陪伴,少说教,真理解,给支持,关注过程而非一次考试成绩。

群体智慧启迪:重构家庭系统平衡

与此同时,韩玉琴老师为一年级的妈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系统课”。现场笑声不断,妈妈们在共鸣与思考中豁然开朗。

韩老师犀利地指出,许多现代女性在家庭中的认知存在不足,仍在沿袭母辈“大包大揽”的治家理念,结果是自己身心俱疲,孩子教育问题频出,丈夫还不理解。“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系统缺乏预见性的责任分工。”她强调,应从组建家庭之初就明确分工,养成共同承担家务的习惯,避免“父亲缺位”。

对于疲惫的二孩家庭妈妈,韩老师深表同情并指出:“一个孩子尚可应付,二孩到来若父亲仍做甩手掌柜,母亲精力被极度透支,最终老大老二都管不好,家庭鸡飞狗跳。”她总结道,家庭是一个需要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系统,应建立共同遵守的家规,这才是解决诸多教育问题的底层逻辑。

活动在家长们的掌声与不舍中落下帷幕。此次“为您家教支妙招”活动,不仅是一场针对具体问题的急诊,更是一次面向家庭教育的启蒙。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理念:让孩子爱上学习,绝不能仅靠紧盯作业和分数,而是要回到问题的源头:构建一个支持型的家庭生态系统。这个系统里,有父亲坚实的支撑,有母亲智慧的放手,有代际间的理解与配合,更有对每个成员,尤其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看见与尊重。

“夏老师为您家教支妙招”工作站正致力于将这样“接地气、有实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送入更多社区,植根更多家庭。当父母开始成长,当家庭系统回归平衡,爱上学习便将不再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而成为整个家庭温暖前行、共同成长的自然结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