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

插话绘 | 莫让层层加码,耗损反诈的公众信任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4 18:56:00

据央视新闻报道,周筱赟律师原计划取现4万元,但在柜台办理时被告知,取款1万元以上需要报备,甚至查询过往流水。在周律师拒绝透露更多私人信息后,银行向反诈中心和派出所报警。半小时后,银行方面又称无法联系到警方,表示可以办理取款业务。面对这一系列波折,周律师最终放弃取款。

本应是守护民众财产安全的反诈工作,初衷是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保护民众合法权益,但部分银行变成层层加码的 “万能借口”。正常的婚礼红包、家庭开支等需求,都要面对 “具体买什么” 的刨根问底,甚至因拒绝过度盘问而被报警,这显然是不合理、不适度的。这种不分场景、不问缘由的 “一刀切”,不仅侵犯了储户的取款自由和隐私权利,更会消解公众对反诈工作的认同,让本应凝聚共识的反诈事业,变成引发对立的矛盾点。

当尽职调查变成尽职“打扰”,这些僵化的做法背离了反诈的初衷。反诈的本质是护民,而非扰民;政策的价值在落地,而非走样。反诈工作需要专业与智慧,而非僵化与教条。监管部门应进一步细化指引,明确银行在反诈工作中的权限边界,对银行 “层层加码” 及时纠偏,守护民生的防线。(漫画 张叶 评论 王亚楠 景洁 策划 殷小平)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