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冠军有多强?想夺冠比拿世界冠军还难!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9 18:20:00
“国内比赛比国际赛更难比!”这句体育圈的共识,而全运会就是这句话的“最佳代表”。随着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进入倒计时,率先开打的赛事已火力拉满。
就说11月6日结束的跳水女双10米台决赛,简直是把“奥运冠军天团”直接搬上了赛场。全红婵、陈芋汐、张家齐三位奥运冠军各自携搭档亮相,光是赛前热身就让现场观众快门声不断,不少球迷调侃“这阵容比奥运会决赛还豪华,票买得太值了”。
破纪录刻进全运会基因
“如果我不做医生,或许会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今年8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撰文里的感慨,揭开了一段他鲜为人知的体育往事。
原来,学习能力很强的钟南山院士运动细胞也很发达。年少时,还在读高三的钟院士曾在广东省的一次运动会上,在400米项目跑出了53秒05的成绩,打破了广东省纪录。他在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部)读书时,被抽调备战第一届全运会,而这位“业余运动员”一举夺得了全国第三名的成绩。
看!从首届赛事起,“突破极限”就成为全运会的鲜明基因。
纵观全运史,破纪录简直是“家常便饭”。作为国内竞技体育的“试金石”,这里的极致竞争总能逼出选手的潜能,甚至把世界纪录踩在脚下。就说正在进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上,巴黎奥运会冠军、陕西队选手刘宇坤就上演了“自我超越”的好戏。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中,他打出470.1环的惊人成绩,直接超过自己2024创造的468.9环的世界纪录,用绝对统治力摘金,赛后他笑着说“全运会赛场,就是为了破纪录而来”。
举重赛场更是纪录“收割机”。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49公斤级决赛中,奥运冠军侯志慧以214公斤的总成绩夺冠,这一成绩超过当时世界纪录1公斤,却仅以1公斤优势险胜亚军蒋惠花。更夸张的是,东京奥运会上,仅有侯志慧一人抓举突破90公斤,挺举超100公斤的选手也不过4人。而全运会赛场上,前7名选手抓举全部超过90公斤,挺举过百的更是多达14人。
强强强!要知道,这些选手在国际赛场上已是顶尖水平,却能在全运赛场再次突破,足以见得竞争有多激烈。
全运会训练的孙颖莎
知根知底催生“无短板王者”
这种“强”之所以能逼出世界纪录,核心在于“知根知底”的极致竞争。这样的情况,在中国代表团传统强项举重、跳水、乒乓球和射击中表现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乒乓球这个“国球”项目里,全运赛场的强强对决程度,早已把竞争强度拉满到让奥运冠军都要绷紧神经。
全运会比奥运会更难!”这是乒乓球迷的共识。随着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单打项目的开启,一波波“神仙打架”的场面已经袭来。
与国际赛事不同,全运会乒乓球单打赛场汇聚了中国乒乓界的全部顶尖力量。根据WTT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女单排名前五被国乒女将们长期驻扎。国乒主力选手王曼昱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单决赛中战胜孙颖莎夺冠,而已经到来的第十五届全运会,无论是上届冠军王曼昱,还是长期世界排名第一的孙颖莎,宣布重回全运会赛场的陈梦,以及刚刚在蒙彼利埃夺冠的王艺迪,亦或者是病愈调整后代表澳门出战的朱雨玲,她们都有成为冠军的可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是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等男乒大满贯得主,以及陈静、陈梦等奥运冠军,都曾在全运会单打赛场铩羽而归,这份“失意名单”恰恰凸显了全运会冠军的来之不易。
相较于国际赛事中可利用风格差异“出奇制胜”,全运选手面对的是千锤百炼的“本土战术体系”。彼此技术特点、战术漏洞乃至心理习惯了如指掌,每一次发球、跑位都在对手预判之中,这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倒逼选手不断补全短板。能在全运夺冠者,必然是技术、心态与耐力的三重胜利者。
举重选手侯志慧感叹全运会“太难了!”
豪华阵容值得期待
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在即,豪华阵容的赛场堪称“星光宇宙”,将期待值直接拉满!乒乓球台每一场对决都是小白球的巅峰碰撞。跳水赛场同样也是星光璀璨,泳池里的潘展乐、张雨霏、覃海洋等更是上演水中的“速度与激情”……
各路顶尖选手汇聚粤港澳,让全运赛场成为中国体育硬核实力的最佳秀场。随着赛事全面开启,更多“神仙打架”的名场面与纪录突破,值得万众期待。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