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热爱与坚守,刘景扬用二十年诠释竞技体育原本模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5 18:23:00
当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的终点线被冲破,12秒81的成绩,一个不为大众熟悉的名字,刘景扬。
没有专属教练的悉心指导,没有商业代言的光鲜包装,没有流量加持的万众瞩目,一双泛黄的旧跑鞋在领奖台上显得格外朴实。刘景扬,这位第三次参加全运会,首次冲入决赛并一举夺冠的广东姑娘,凭借纯粹的实力与二十年的坚守,用青春做了一场自我实现的梦。
![]()
夺冠后第一时间与看台的母亲相拥。
“妈妈别哭,我拿第一了”
“无论如何也要在职业生涯末期站上决赛的跑道。”多年来,赛场成绩“总差一点”的刘景扬曾这样说道。作为田径赛场上28岁的“老将”,她前两届全运会均与决赛失之交臂,从未被视作夺冠热门。时隔四年,第三次踏上全运会的赛场,在这一届的广东代表团金牌目标任务里,甚至没有她的项目,刘景扬是妥妥的 “计划外” 冠军。
决赛当天,身处第4道的刘景扬,起跑反应时0.207秒属全场最慢,就在外界根本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她凭借惊人的后程爆发力和零失误的栏间节奏,如闪电般一路赶超。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她振臂高呼,眼中满是释然与狂喜。
而刘景扬冲线的一刻,观众席上,母亲刘小平早已握紧双拳,激动得泪流满面:“我的女儿做到了!你们不知道她有多难,外界从来都不看好她。”而成功夺冠后的刘景扬跑向看台,与妈妈相拥,为一直守护她的母亲拭去脸上激动的泪水。这一抱,抱住的是二十年的风雨相伴,更是所有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坚持。
![]()
刘景扬(左三)接受领奖。
二十年追梦路,每一步都浸着汗水
刘景扬的田径梦,始于一个清晨6点的闹钟。三岁半时,她体弱多病,母亲刘小平便带着对女儿健康的期许,每天雷打不动地拉着她跑步、游泳。“那时候晚上做梦都在游泳”,刘景扬后来回忆道。
小学时,她在课余时间坐十几站的公交前往体校参加田径训练。在妈妈的细心照料和严格要求下,刘景扬也十分努力和争气,不仅文化课成绩稳居前列,年年获评市级三好学生,田径天赋也逐渐显露。
14岁那年,仅接受过业余训练的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运动会上一鸣惊人,包揽100米、200米、100米栏和4×100米接力四项金牌。2012年,怀揣着对跨栏的热爱,她追随名师戴建华来到珠海,进入广东省队开启专业训练。青春期的叛逆与不适让她一度迷失,体重飙升、习惯尽失。得知情况后,刘小平毅然辞掉南宁的工作,应聘成为珠海体校的宿舍管理员,与女儿同住陪伴。
那些年的休息日,刘景扬总会被妈妈“拽”去爬板樟山练体能,汗水浸透鞋面,也浇灭了青春期的浮躁。就这样,刘景扬的体重从140斤减重到125斤,她也考上暨南大学、入选国家队。“珠海市体校对我来说,就像我人生重大的一个转折点,像是打开世界的门一样,让我走出去。我之前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这里给了我走出去的勇气。”
![]()
刘景扬与自己创造的夺冠成绩合影。
带着信念出发,这一次她做到了
然而,追梦之路从非坦途。2017年天津全运会未能晋级决赛,2021年西安全运会因严重伤病抱憾离场。两次挫折没有击垮她,恩师戴建华“喜欢就坚持到底”的教诲,始终是她前行的力量。
2025年8月,戴建华教练不幸离世,而就在去世前一周,老人突然视频通话叮嘱她:“一定要相信自己。”这份遗愿成了刘景扬最坚定的信念。四年磨一剑,第三次站上全运会赛场的她,早已卸下所有思想包袱。预赛中,她跑出13秒13挺进决赛。
“这次可以说比上次的心情放松很多,我目标已经达成了,只是再站上一次跑道,争取奖牌,没有其他的压力,我非常放松。”
决赛场上,心无杂念的刘景扬超常发挥,12 秒 81 的成绩不仅刷新个人最佳,更让她成功登顶。领奖台上,她穿着陪伴她走过无数训练日的旧跑鞋,身边是没有放弃她的三级跳教练麦国强。刘景扬用三届全运会圆了自己一个冠军梦,这十二年承载过伤病后的迷茫,也记录着恩师的期许与母亲的牵挂。
在流量至上、包装盛行的时代,她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外在的加持,仅凭心中的热爱与脚下的力量,就能冲破所有阻碍,站上梦想的巅峰。而这份不掺杂质的坚守,正是体育精神最动人的模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制作 黄娴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