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

多项指标领跑全国!江苏发布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1 17:26:00

11月11日上午,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在南京举行“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聚焦“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以来,江苏文旅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发布会现场 黄磊摄

文旅市场“人财两旺”,支柱产业地位凸显

省文旅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江苏文旅市场持续“人财两旺”。2024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0.91亿人次,旅游总花费1.34万亿元,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6201亿元,今年均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

强劲的消费得益于精准的政策引导和业态创新。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创成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6家、旅游休闲街区11家,均居全国第一。专门就营业性演出、夜间文旅消费、入境旅游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并创新推出“苏旅贷”“乡旅E贷”专项金融产品。目前,金融机构已累计为228家文旅企业发放贷款25.94亿元,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也累计为973家文旅企业和571个文旅项目投放贷款超95亿元。

在产业提质升级方面,江苏出台《江苏省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优质产品供给、消费服务扩大、产业空间拓展、经营主体培优、市场环境优化、政策支持保障等六大行动,推动打造文旅支柱产业。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规上文化企业增至12538家、位居全国前列。

“文化家底”变“流量密码”,1.39 亿人次逛博物馆

江苏深厚的“文化家底”正转化为独特的“流量密码”。全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项、全国第一。全省备案博物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增至367家、26家。2024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突破1.39亿人次,保持全国第一。

艺术创作领域“江苏现象”瞩目。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江苏5部作品获国家文华奖,实现“五连冠”并创下获奖数量全国第一的佳绩。连续七年创新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面向全国构建“抱石风骨”“悲鸿风度”“散之风神”“镌印风尚”美术书法品牌活动体系,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之一。

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江苏推动非遗走进商圈、乡村和社区,创新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打造了苏州沧浪亭、镇江西津渡等32个省级示范项目。与此同时,全省培育了1009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打造了1011个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建成1156座小剧场,出台《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条例》,全省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由“十三五”末的4.76人次提升到2024年的7.64人次。

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创新文旅体商融合实践

文旅体深度融合成为创新亮点,今年以来,省文旅厅主动跟进、有效赋能“苏超”赛事,推出“跟着苏超游江苏”跨区域主题线路50多条、特色活动2800余项、惠民措施500余项,形成了“赛事引流、文旅留客、消费兑现”的文旅体商融合创新实践。

体育消费势头强劲,1-9月,全省纳入监测的213项重点赛事,带动客流573.4万人次,拉动消费35.4亿元。城市足球联赛等赛事成为消费引爆点,省体育局联动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通过“免申即享”奖补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目前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46平方米,120多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每年由体育社团牵头组织的50人以上的赛事活动1.5万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6.3%,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和农村乡镇“15分钟体育健身圈”覆盖率超95%。2024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江苏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列全国第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金雨希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