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产》更名《出版传媒研究》,原主办单位变更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0 18:11:00
“2025年10月15日,‘《中华遗产》杂志’,卒。”10月20日,“中国国家地理大遗产”在微博官宣,《中华遗产》杂志正式与读者告别。
“中国国家地理大遗产”原是“中华遗产杂志”官微,2025年7月7日更改为现名,仍由原《中华遗产》编辑部团队管理。
在该条微博中,“中国国家地理大遗产”还贴出了一张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正式批复。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记者找到了这条“关于《中华遗产》更名为《出版传媒研究》及变更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的批复”,据该批复,《中华遗产》更名为《出版传媒研究》,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也由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中华遗产》创刊于2004年,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支持的中国第一份全面、系统、深入的遗产行业类杂志。最初为半年刊,逐渐改为双月刊,月刊。
2008年,《中华遗产》杂志正式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合作,杂志由原先的零碎文章组合模式转变为重视大策划、大主题的杂志。杂志的口号是“让过去点亮未来,让历史影响今天——在这里共同分享历史,品味中国”。改版后的杂志组织了“最中国汉字”“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等颇具影响力的评选活动。
2024 年11月22日,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发出《休刊公告》,在该刊出到总第230期时,“因内部调整”,自2025年1月1日起休刊,停止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2024年12月6日,《中国国家地理》刊发《不说再见》一文,称“《中华遗产》杂志虽然被迫画上了不圆满的句号,但承载文明长河的遗产瑰宝,万古不绝。它们在,我们团队就还在,让中华文明与文化之光照耀、温暖人心的使命和信仰还在。我们会继续开辟阵地,以新的名称和更多样的形式与面貌,与大家见面。”这让不少读者心生期待,或许《中华遗产》只是换个名字重新出发。但随着此次名字与主办单位、出版单位的变更,《中华遗产》杂志正式与读者告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