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南京编剧开“新品发布会”,“梧桐剧声”读剧分享会举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7 20:54:00

11月16日下午,作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系列活动的重磅环节,“‘梧桐剧声’南京市艺术创作研究院创作成果读剧分享会”在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活动由南京市艺术创作研究院、南京市戏剧家协会、南京市文化馆联合主办。

本次读剧分享会汇聚了四名编剧的四个新创剧目片段:王素艳的《有光似花》、初夏的《盗鹤》、孟宁馨的《一首未完成的歌》以及马洁的《灯儿》。舞台呈现由屡获奖项的导演李珺、杨阳执导,南京市话剧团和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专业演员共同演绎,更特别邀请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周雪峰老师倾情加盟。

话剧《灯儿》

四部作品各具特色。昆曲折子戏《盗鹤》讲述金国破宋前的传奇夜晚,宋徽宗遭逢飞贼盗取瑞鹤,在虚实交错中,展现不可磨灭的精神力量;话剧《有光似花》聚焦城市化进程中“断亲”现象,深挖人性隐痛,传递困境中寻求救赎的希望;话剧《一首未完成的歌》串联祖辈抗美援朝的红色记忆与少年的青春梦想,探讨成长路上对梦想的坚守与追寻;话剧《灯儿》则聚焦战争中儿童的精神世界,在刻画个体创伤与人性坚守的同时,传递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与对和平的热切向往。

话剧《一首未完成的歌》

新剧作如何落地排演?青年编剧如何被看见?这一直是各类戏剧孵化活动的难点。南京市艺术创作研究院李坚院长表示:“现在各大平台都有自己的‘新品发布会’,读剧就是编剧们的‘新品发布会’,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向专业剧团、出品机构、业内导演演员推介原创佳作,推动剧作从纸面走上舞台。同时,我们也邀请行业专家与资深观众现场观摩,为剧本打磨提供宝贵意见。”

昆剧《盗鹤》

读剧这一艺术形式,巧妙衔接了剧本与演出,兼具文学性与表演性的双重魅力。演员手持剧本,无需复杂舞美的加持,仅凭细腻的声音表达、生动的面部表情与精炼的肢体语言,便能将文字转化为鲜活的舞台叙事。这种形式既保留了剧本文学语言的美感与观众的想象空间,又通过现场演绎赋予作品强烈的情感张力,让观众在“听”与“看”的双重体验中,深度感受戏剧文学的独特韵味。

话剧《有光似花》

当天,南京市戏剧家协会特别邀请协会主席团成员、市文联签约评论家、青年创作骨干及在宁高校戏剧社团成员来到活动现场观摩交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