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父子兵,用相声串起水韵江苏的烟火气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4 10:25:00
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专场演出,近日在张家港保利大剧院举行。倪明、倪夏宇父子带着两位弟子创作、表演的群口相声《我爱张家港》受到欢迎,作品以城市生活细节为切入点,用幽默语言和说学逗唱展现张家港人文风貌,作为整场演出中聚焦张家港的原创语言类节目,将城市精神内核转化为艺术表达。
![]()
这对父子是公益相声团队“倪夏班”的新老掌门人,此次巡演中,面对一众演艺大咖与梅花奖得主,他们凭借相声表演,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最佳节目”,两人往台上一站,便能带来密集欢笑,恰如“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半年来,巡演足迹遍及江苏多地,从苏北的盐城、淮安、连云港,到苏南的常州、常熟、张家港。江苏地域文化差异显著,观众口味也不同,但倪明、倪夏宇如同“行走的江苏文化活地图”,总能精准触达当地人的笑点。他们的行囊里,除了道具和剧本,更装着一路观察学习的风土人情:在淮安,一段关于漕运历史的俏皮话让老淮安人会心一笑;在常熟,几句模仿当地方言的“倒口”拉近与观众距离;到了以龙虾闻名的盱眙,段子里满是市井烟火气;在江苏北大门赣榆,父子俩将当地GDP、赣榆港、徐福记、秦始皇等元素编成“贯口”,引得观众笑不停、叫好声不断。
![]()
他们的演出节目中,既有《欢声笑语》《同一首歌》这类精心打磨的原创作品,也有《礼行天下》《训徒》等经巧妙翻新的传统节目,这些作品都被赋予强烈的时代感和地域特色。他们并非机械“演”节目,而是与每一座城市“对话”,将当地人文地理、热点新闻自然融入“包袱”,让相声艺术在江苏各地焕发生机。
巡演之路也有波折。在盱眙的一场演出中,前一个极度悲伤的情景剧结束后,紧接着便是他们的欢乐相声,悲喜反差让现场气氛凝固,观众情绪难以转换。关键时刻,倪夏宇走向舞台中央,没有按原剧本开场,而是即兴发挥一段温暖睿智的“垫话”,在悲与喜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短短几十秒便化解现场滞涩感,成功引导观众进入欢乐氛围。
![]()
“茉莉花开”巡演结束后,倪明、倪夏宇的脚步并未停歇。他们带着“倪夏班”卸下大舞台的荣光,走进盐城珠溪古镇,为老街坊、老乡亲送去原汁原味的欢笑。这是他们几十年艺术生涯的常态——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学校军营、社区广场……只要有渴望欢笑的脸庞,他们的舞台就搭建在哪里,因此被观众亲切誉为“江苏的乌兰牧骑”。
![]()
他们的相声不搞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摒弃廉价无聊的噱头,始终扎根生活沃土,满含对普通人的关切与温情,在笑声中传递真善美,在幽默间启迪思考,如同茉莉花般,不争艳却清香悠远,绽放在每一个需要快乐的角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摄影 王译梓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