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从历史到舌尖 一席珍馐串联千年大运河
来源: 扬州日报-扬州网
2025-10-21 14:21:00
近年来,扬州古运河水上游火爆“出圈”,游客坐在古色古香的画舫里,一边听讲解,一边欣赏运河两岸风光,古运河水上游成为游客认识扬州、了解运河的最新旅行方式。
脆皮烧鸭子腹藏八宝、葵花岗斩肉入口即化、一叶浮萍尽显刀工巧思、西湖熘醋鱼串联南北风味……10月20日,记者从扬子江文旅集团了解到,坐落于古运河畔卢氏盐商住宅内的中国淮扬菜博物馆推出秋冬“运河宴”。这席以京杭大运河为叙事核心的宴席,将千年运河历史、非遗烹饪技艺与沿线饮食记忆深度融合,成为“世界美食之都”扬州的全新文化名片,让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在唇齿间鲜活起来。
世界文化遗产点里打造“运河宴”
作为中国唯一贯穿五大水系的水上交通要道,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6月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扬州是申遗牵头城市,中国淮扬菜博物馆所在的卢氏盐商住宅,是扬州市获评的运河十大遗产点之一。
“在世界文化遗产点里打造‘运河宴’,既是对运河文化的具象化表达,也是为‘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添砖加瓦。”中国淮扬菜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运河宴”主题设计早在2022年便已成型,曾凭借该主题斩获第8届全国饭店业职业技能竞赛银奖。经过近两年对菜肴制作、餐具选型及桌面装饰的优化升级,最终形成如今“文化、历史、风味、时尚”为一体的完整宴席体系,此次发布的秋冬菜单更是精准贴合季节特色。
食客沉浸式感受运河风情
记者看到,“运河宴”从细节处还原运河韵味,打造沉浸式饮食体验。桌面装饰以京杭运河走向为脉络,通过微缩景观串联起扬州东关古渡、北京天坛、苏州狮子林、杭州断桥等沿线地标,搭配非遗面塑工艺制作的乌篷船模型,灯光流转间,千年漕运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餐具则选用国宴定制珐琅彩,这一“釉上彩之冠”以手工工艺复刻运河“小桥流水”景致,盘碗间的亭台水榭与菜品相得益彰,让每一口美味都裹着枕水人家的诗意。“比如‘芙蓉蟹斗’,我们特意以蟹斗为‘舟’、蛋清为‘帆’,菜品造型呼应运河主题;‘一叶浮萍’更是将豆腐切作花瓣状、鱼蓉塑成莲蓬,既是淮扬菜刀工的展示,也暗合运河‘连通水系’的意象。”该负责人介绍。
一席珍馐串联千年大运河
“运河宴”的菜品设计,严格遵循“前菜—主菜—主食”的传统宴席礼仪,每一道菜都是一段运河历史的缩影,既坚守淮扬菜精髓,又暗藏创新巧思。
脆皮烧鸭子。
作为淮扬菜“刀工”与“鲜汤”试金石的“鸡火煮干丝”,此次创新采用九宫格现场烹制方式,方豆腐干切成24片以上,再切成细丝,在热锅中吸收鸡汤、火腿汁的醇厚鲜味,极致展现“刀工如发”的非遗技艺;“脆皮烧鸭子”则改良自扬州传统名菜“八宝葫芦鸭”,以整鸭脱骨工艺将八种食材填入鸭腹,取“福禄”谐音,同时借鉴北京烤鸭的脆皮工艺,暗合明代运河作为“漕运生命线”推动南北风味交融的历史。经典“葵花岗斩肉”(狮子头前身)按秋冬季节调整肥瘦比例,确保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其名源自隋炀帝在扬州赏葵的“葵花岗”,直接锚定隋代开凿运河与淮扬菜的渊源。
主食环节的“扬州碎金饭”(扬州炒饭)更是点睛之笔,米饭颗粒分明如碎金,搭配海参、火腿、虾仁等四方物产,既呼应了运河“天下粮道”的核心功能,也成为运河滋养民生的最佳象征。
“这不仅是一桌菜,更是一部可食用的运河史诗。”扬州扬子江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运河宴”承载着大运河孕育的扬州繁华,浸润着盐商文化赋予淮扬菜的风雅底蕴。
据介绍,未来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将继续以美食为纽带,让更多市民与游客在唇齿间“重走”千年运河黄金水道,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目前,“运河宴”秋冬菜单已正式上市,市民与游客可预订整席,也可在馆内餐厅单点特色菜品。通讯员 扬子江 记者 屠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