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视频】衡阳保卫战中阵亡的涟水籍陈霍仁中尉,你的亲人在哪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6 09:44:00

近日,抖音博主“罗威 抗战史田野调查”发布视频称,他们发现一张涟水籍抗日阵亡军官陈霍仁的照片,目前信息只知道他毕业于黄埔6分校17期17总队,阵亡前是63师188团的一名中尉,涟水、辉某镇人。那么,陈霍仁到底是涟水哪里人?他的后世亲人还在吗?带着抖音博主发布的寥寥信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前往涟水探访陈霍仁后人。

在衡阳保卫战中阵亡的陈霍仁照片上的籍贯部分已分不清

80岁老人说:他与大伯很像

博主抖音视频介绍,陈霍仁阵亡地衡阳已经把他名字刻在了阵亡将士名录墙上,照片也刚刚进了纪念馆,6年前博主他们开始了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名录以及照片的收集工程,陈中尉的信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但陈中尉照片上的籍贯详细到镇,由于这份资料是同学录的翻印,中间的字已经模糊不清。

记者在视频中注意到,陈霍仁照片下方籍贯显示“江苏 涟水 辉  镇”,镇名中间的字已模糊不清,无法辨认,那么到底是哪个镇?在前往涟水探寻陈霍仁后人途中,记者遇到同样前来探访的涟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以及涟水县委党史委原主任王继华。带“辉”字的镇在涟水只有“灰墩”,而灰墩目前已并入涟水高沟镇,王继华告诉记者,看到抖音视频后,当地许多热心人士在寻找,根据收集上来的信息,陈霍仁烈士生前很可能是现在的红窑镇施庵社区人。

80岁的陈林云看到手机中陈霍仁视频截图照片直呼与其大伯长得很像

来到红窑镇(解放前属于灰墩地区)施庵社区,当地居民80岁的陈林云与72岁的陈伯云老人早已在社区等候。“脸大的,长长的,照片与早已过世的大伯陈登财很像。”看着视频截图的陈霍仁照片,80岁的陈林云老人喃喃自语:“但我二伯名字不叫陈霍仁,而是陈登寿,他与陈登财是亲兄弟,而且我们这边的陈姓人家辈分中没有‘霍’与‘仁’字辈,但是他的经历又与我二伯经历相似。”

72岁老人说:陈姓多人参加革命后均改名

据陈林云与陈伯云两位老人回忆,根据他们的父辈描述,他们的二伯陈登寿结婚后被国民党“抓壮丁”后便杳无音信,两位老人知道的是,二伯的妻子高凤英此后苦等至90岁左右,也于20年前去世,二人育一女,也已去世。“如果陈霍仁就是我们的二伯陈登寿,今年应该110岁左右了”两位老人神情黯然地说。

涟水红窑镇陈氏后人在查阅家谱寻找陈霍仁

陈霍仁烈士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二伯陈登寿,因为在战争年代,我们这边的陈姓人家有许多人参加革命后均改名。72岁的陈伯云老人说,刚做寿100的陈登民伯父参加革命后改名陈艺凡、陈登章伯父改名陈义连、陈飞改名陈希卓、陈登科改名陈茂义……所以,二伯陈登寿也有可能改名陈霍仁。

涟水县委党史委原主任王继华说,陈登寿从被抓壮丁再到黄埔6分校学习期间,改名陈霍仁是有可能的。在那个特殊年代,无论是参加国民党军队还是参加共产党军队,为了避免家人受牵连,改名是正常现象,有的甚至还改姓。但如果陈登寿真的是陈霍仁,那么他为何将“登”改成“霍”让王继华有点不解,因为将“寿”改成“仁”可以理解为作为一名军人,不成功便成仁。

专家说:他很有可能就是改名前的陈登寿

当时二伯的家境还是可以的,有8间房屋。陈林云与陈伯云两位老人告诉记者,从视频截图的照片上看,陈霍仁很像他们的二伯陈登寿的哥哥,也就是他们的大伯陈登财,却又有很多信息不相符,但不论怎样,都是老陈家的荣耀。

我们要探访的陈霍仁很有可能就是陈登寿,涟水县委党史委原主任王继华认为,首先,陈霍仁照片上的籍贯显示,他是涟水辉某镇人,而涟水自民国以来,带“辉”字的区、乡、镇中带“辉”只有灰墩(即现在的红窑镇),将灰写成辉,有可能是当时记录人员只听音而造成的笔误。其次,根据抖音博主视频内容显示陈霍仁业于黄埔6分校17期17总队,6分校有可能是民国政府在苏中泰州地区所办的军事干校,17期则为1940年—1942年。最后,原国民党少将孙信符(涟水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三期,抗日战争期间,孙信符担任国民党江苏保安第五旅旅长兼海门县县长,陈登寿当初被“抓壮丁”后很有可能投奔孙信符从而进入黄埔6分校参加军事学习,并改名为陈霍仁。

王继华告诉记者,根据已有信息,陈霍仁烈士很可能是涟水人,但他与陈登寿是不是同一人还需继续考证。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也将继续关注此事,也希望读者与网友提供更多的线索(025—96096)。

通讯员 喻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鼎兆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