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被撬锁开灯,恶劣观感远比灯光刺眼
来源: 封面新闻
2025-02-06 16:54:20
□蒋璟璟
近日,山西大同古城一网友发视频称,因店铺未按要求开灯,被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大同市平城区委办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此事,确实不合适,正在处理。据悉,春节期间,当地倡议大同古城内沿街商户尽量延长营业时间,夜间开启店铺灯光,开展亮化工程,让城市的夜晚更加璀璨绚丽。额外的电费,政府将予以补贴。(极目新闻)
撬锁开灯、破门而入,店铺内的监控视频,全程记录下了这惊骇一幕。就视频中呈现的信息看,来者人多势众,行事简单粗暴。明明是私闯擅入,却是这般堂而皇之。如此大费周章,只为开灯“扮亮”,属实是毫无分寸、荒唐至极。结合种种背景信息和多方回应,其实不难想见此事的个中原由。正所谓“有令必行”,若是“拒不配合”,那么自然就“强制执行”了。这看似是雷凌风行的强势治理作风,却往往是自行其是、越界侵犯的。由之所引发的恶劣观感,远比灯光刺眼。
春节期间,大同古城出于景观亮化、文旅经营等考量,力推“店铺晚上开灯”。类似的安排,并不少见,也有其道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综合各方消息,我们还是明显观察到了,其被层层加码,直至最终扭曲变型的轨迹路径。比如说,当地官方媒体上曾就此发文,采用的措辞是,“政府倡议夜间开启店铺灯光,额外的电费,将予以补贴。”其基调,还是“自愿原则”,是好言相劝的,也是有商有量的。只是,随后的事情,画风突变,最终失控。
据一些商家透露,工作人员上门通知时,口径已然是“要求灯都打开”。这之后,又变本加厉,发生了“撬锁开灯”的闹剧……从“倡议”“自愿”,到“明确要求”,直至“野蛮动手”“逼人就范”,事件性质悄然嬗变。其内在演绎路径,其实不难想象:当“开灯任务”被划片分解、落实到人、匹配考核,某些具体干活的基层工作人员,必然会倾向于工作简单化、效率最大化,乃至为达目的不顾手段——只要灯亮着,而不管灯是怎么亮的,由此也就无怪乎会蛮干乱来了。
“撬锁开灯”,远不止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而已,还涉及毁坏财产、侵犯权利的层面。类似的事情尽管是奇葩个例,可还是暴露出了某些共性问题。在日常的社会治理中,部分一线工作人员缺乏底线思维,只看到“阶段性目标”和“当前重点工作”,而往往忽略了那些更为重要的“大原则”“大前提”。他们热衷于立威施压、令行禁止,惯于对“不听招呼”“不配合工作”的管理对象上手段,而枉顾了自身作为“服务者”的职责设定。
那些被撬锁打开的店铺灯光,照出破坏营商环境的暗影幢幢,若不就此彻底纠偏问责,想必只会令人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