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快评|男子恶意遗弃幼子被判刑: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刻不容缓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5 14:30:00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最高人民法院适时发布了涉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典型案例。在这6件相关案例里,有一件尤为引人注目:一名男子恶意遗弃年幼的儿子,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这一判决恰似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敲响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问题的关注。
刘某某在与前妻离婚后,虽经法院调解确认对幼子刘小某负有直接抚养义务,却在近两年时间里,多次以各种借口将年仅六七岁的孩子弃置于幼儿园、学校、地铁站等场所,导致孩子无人照顾,身心健康遭受严重损害。即便在多次受到训诫、规劝,甚至被处以治安拘留处罚后,刘某某仍不思悔改,继续实施遗弃行为,最终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
这起案件绝非个例,它反映出部分家庭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缺失。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法定义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因家庭矛盾、个人私事等原因,将孩子视为负担,恶意遗弃,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身心。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基本的道德伦理,更触犯了法律的红线。
法律从严惩处恶意弃养,彰显了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坚定决心。遗弃未成年子女绝不是简单的家庭私事,它关乎孩子的生存、发展和未来。当父母拒绝履行法定抚养义务时,法律将依据遗弃行为的情节和危害程度,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既是对受害孩子的保护,也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
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要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遗弃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类似问题。
在国际家庭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刘某某遗弃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庭的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让家庭真正成为未成年人温暖的港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评论员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