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丹阳教育界的“天花板”,今天集体“发声”!

来源: 丹阳日报

2025-09-10 12:55:00

丹阳崇文尚教、尊师重道,

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

马相伯、吕凤子、吕叔湘、匡亚明、戴伯韬

五位著名的教育家,

他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经久不息、源远流长。

这个教师节,

我们利用AI技术

“请”来了丹阳五大教育家

寄语全市教师

马相伯

“教育之道,在立人,更在立魂。愿诸君以爱国为底色,将课堂化为培养民族脊梁的沃土。既要传授真知,更要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育是唤醒民族灵魂的火种,是播种未来的希望。”马相伯先生毁家办学,以“读书不忘救国”为志,创办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倡导“崇尚科学、注重文艺、手脑并用”。

吕凤子

“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生命的共鸣。愿诸君以包容之心尊重差异,以创造之志启迪智慧。莫让标准化扼杀天性,当以个性化成就未来。”

吕凤子先生以“正则”精神为根基,提出“穷己成己,尊异成异”,主张“美术即人生制作”。他毕生追求“爱与美”的教育,认为“善无不美,美无不善”。

吕叔湘

“教育非填鸭之器,乃点燃火种之手。愿诸君以严谨治学,以灵活授业,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求真需脚踏实地,能贱当甘于细微,方能成就大器。”

吕叔湘先生以“立定脚跟处世,放开眼孔读书”为训,提出“精、实、活”的课堂理念,强调“少讲精讲,实得聪明,活教活学”。

匡亚明

“教育是破旧立新的征程,是永不停歇的探索。愿诸君以勇气突破陈规,以智慧开创新局。当以创新之思破解教育难题、培育时代新人。”

匡亚明先生以“实事求是”为准则,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教授治校、学者治学”,倡导学术自由与创新。

戴伯韬

“教育是手与脑的共舞,是知与行的合一。愿诸君莫做知识的灌输者,当为成长的引路人;莫求统一的答案,当育多元的才能。”

戴伯韬先生秉承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强调“实验、动手、游戏”的教学法,主张“解放儿童,因材施教”。

丹阳五大教育家,

或以爱国为旗,或以美育为帆,

或以创新为剑,或以实践为基,

共同诠释了教育的本质。

愿全市教师铭记先贤教诲,

以赤子之心耕耘三尺讲台,

以教育之光照亮未来之路!

视频:汤剑蕾 张玉峰

文案: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