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从“橡胶灰”到“生态绿”,传统橡胶制品产业破茧成蝶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2 11:39:00
轰鸣的机械声中,硫化机精准压合着输送带,除尘管道吞吐着白色雾气…… 走进扬州东星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传统橡胶产业的“灰头土脸”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绿色制造的现代工业图景。包装区外,印着“耐高温 500℃”字样的胶带产品整齐码放,即将发往全国各大矿山、港口,成为仪征传统橡胶产业绿色转型的生动注脚。
![]()
“我们的耐高温输送带能在200℃-500℃环境中稳定运行,但高温熔解产生的废气曾是环保治理的难题。”东星橡胶总经理刘立杰指着车间顶部纵横交错的管道介绍,“如今15套废气收集装置24小时运转,从生胶切片到成品入库,每个环节都有环保‘把关人’。”凭借这套斥资百万的环保系统,企业不仅实现废气零超标排放,而且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5亿元,真正走出了一条“环保+效益”双赢之路。
![]()
在仪征陈集镇,像东星橡胶这样的转型故事正在上演。作为有着近30年橡胶产业史的“老工业镇”,当地聚集着橡胶制品龙头企业。他们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迭代升级,将传统橡胶制品打造成国家水电八局指定传动带、日钢等大型企业的核心输送线配件。仪征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祥平展示着车间里的智能硫化设备:“这套系统不仅能耗降低20%,还能通过大数据精准控制产品质量,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产业转型的背后,是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陈集镇建立“自愿+强制”双轨清洁生产机制,对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性审核,推动全镇橡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通过率达100%。同时,以循环经济为纽带,构建起跨企业、跨产业的绿色产业链——橡胶边角料变身再生胶原料,余热蒸汽实现企业间共享,形成“吃干榨净”的资源循环模式。
![]()
“我们大力建设5G智慧工厂,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生产全流程。”刘立杰的手机上,生产数据正以秒级速度更新。今年9月,扬州东星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5年度5G工厂名录。
“产学研合作也结出硕果,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湿法连续混炼技术,让橡胶耐磨性能提升40%。”凭借技术创新,东星橡胶已揽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成为行业绿色转型标杆。
从“先污染后治理”到“绿色即竞争力”,仪征橡胶产业的转型之路,不仅勾勒出传统制造业的突围路径,更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当橡胶制品与生态保护实现完美融合,这片土地正以“绿色引擎”驱动产业迈向新高度。
通讯员 扬环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裴睿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