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茉莉花开赣榆夜:一场好戏,一方欢乐,一城烟火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7 17:46:00

11月15日晚,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全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走进连云港市赣榆区,超千名观众在赣榆区吾悦广场户外舞台共同观看了这场精彩演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2.6万人。舞蹈、音乐、戏曲、曲艺、杂技、木偶等来自全省10余个地方的不同艺术门类特色文化节目精彩亮相,让观众尽享这一场家门口的文化大餐。

舞蹈《盛世鸿章》

阿卡贝拉《江海美食谣》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整台节目以“展特色、聚精致、汇创新”为主线,精选12个经典获奖作品登台亮相,名家新秀荟萃。演出由连云港市歌舞剧院的舞蹈《盛世鸿章》拉开序幕,气势磅礴的舞姿与激昂鼓点交织,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全国群众文艺优秀团队徐州沛县栖山曹家班的唢呐合奏《丰收喜悦》演绎出金秋收获之美,将农耕丰收的热闹场景生动传递给在场观众。启东文化馆、启东沙地喵人声乐团的阿卡贝拉《江海美食谣》以纯人声演绎江海风味,尽显江海美食之魅力。省演艺集团评弹团的女声弹唱《声声慢》展现出吴侬软语江南水乡的温柔意境,在苏北之地产生了南北文化的美妙碰撞。

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倪明和倪夏宇带来的相声《欢声笑语》,以融入赣榆地方语言元素的鲜活幽默表演引发阵阵欢笑,呈现曲艺相声的诙谐逗乐。第十八届国家文华节目奖作品—盐城市淮剧团的淮剧小戏《赶脚》通过诙谐剧情传递民间善意;江苏女子民族乐团民乐合奏《云志长歌》展现了连云港作为“大圣故里、西游圣境”的神奇浪漫;南京艺术学院的舞蹈《入画》在市井烟火与水乡诗意间绘出水润江南的从容底色;扬州木偶研究所的木偶《偶趣盎然》独特精湛又妙趣横生;阜宁县杂技团带来的杂技《玄机——双人转毯》惊险柔美,引得现场观众连连惊叹……

唢呐合奏《丰收喜悦》

淮海戏《樊梨花点兵》

女声弹唱《声声慢》

戏曲联唱展示出来自不同地区的戏曲艺术之美,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亦洁、陈澄带来的京剧《大唐贵妃·梨花颂》、淮剧《杨排风观灯》以及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昆剧《牡丹亭·惊梦》、盱眙县黄梅剧团的黄梅戏《牛郎织女·果然喜从天上降》《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等唱段,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沉浸式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不少戏迷跟着轻声哼唱。连云港市淮海剧团的淮海戏《樊梨花点兵》则在唱念做打间呈现出巾帼英雄的壮美画面。尾声节目歌舞《不忘初心》旋律优美动听,唱响时代豪情,为演出画上圆满句号。

木偶《偶趣盎然》

舞蹈《入画》

淮剧小戏《赶脚》

演出充分体现了文化惠民的主旨,突显文化赋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全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观众热情高涨。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依依不舍、啧啧称赞,“到底是汇集了全省优秀获奖节目,节目个个精彩。”一位喜爱戏曲的观众表示道,“没想到今天还有梅花奖名家的表演,听得很过瘾”。学生王彤同学激动分享道,“第一次看到木偶演出,还能变脸、吐火,太有意思了。”为扩大“演出+”效应,赣榆区文体广旅局在活动现场还举办了非遗市集活动,精选剪纸、画塑、贝雕、黑陶、柳编、葫芦画、草编等10个赣榆区非遗项目向大众展示。这些项目包含了省级、市级、县区级,既有产品的展览,也有技艺的展示,还有手工技艺的体验,尽现“让非遗活起来”的文化理念,让观众在观看演出的同时还能欣赏“非遗”之美。此外,赣榆区卫生部门还在现场联合举办了中医夜市,医疗知识宣传、健康保健咨询、专家义诊、药品展示等一并开展,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场集文化、非遗与健康的生活美学盛宴,广受好评。

“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巡演活动,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的创新之举。此次巡演汇聚全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与群众文艺作品,将江苏丰富多元的地方文化特色一一呈现,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江苏在文艺创作领域取得的崭新成果,让老百姓能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丰富精神生活。

民乐合奏《云志长歌》

相声《欢声笑语》

好戏连连,未完待续。“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巡演的脚步不会停歇。未来,这项深入人心的惠民工程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让艺术的芬芳飘向全省更多城乡角落,更多的“茉莉花”在基层土壤中灿烂绽放,滋养百姓精神家园;不断激发各地群众文化创作活力,形成“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共同绘就一幅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江苏文化新图景。

通讯员 张南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