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3岁娃持续高热咳嗽不止,支气管镜取出“罪魁祸首”——“树枝状”痰栓!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5 16:34:00

精准诊治

扬子晚报网11月25日讯(通讯员 刘海霞 唐家晨 记者 陈咏)3岁孩子,经过诊治,罪魁祸首是“树枝状”痰栓,导致肺叶无法正常通气。25日,记者从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了解到这一病例。

据介绍,本月上旬,儿科接诊一位3岁患儿。孩子持续高热,咳嗽剧烈,听诊“右上肺呼吸音明显减弱”,胸部影像提示“右肺上叶炎症伴部分肺不张”,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该院儿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张利兵立即安排团队成员为患儿施行支气管镜检查。镜子进入气道后,真相浮出水面:右上叶开口处被一团黏稠的“黏液栓”完全堵塞,导致肺叶无法正常通气。医生使用细胞刷仔细清除栓块,取出“小树枝”状分泌物,留取肺泡灌洗液送检,呼吸道靶向测序锁定感染真凶——人博卡病毒1型。术后,患儿体温很快降至正常,咳嗽较前明显好转,听诊两肺呼吸音对称,复查胸片提示肺部病变明显吸收好转。

张利兵主任表示,人博卡病毒2005年首次在儿童呼吸道样本中被发现,全年散发,5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宝宝最易感。年龄越小,病情可能越重。目前已知人博卡病毒有4种亚型,其中HBoV1型主要攻击呼吸道,是儿童感染最常见类型。感染后,常出现发热、流涕、鼻塞、打喷嚏、咳嗽、喘息等表现。虽然多数患儿病情较轻且可自愈,但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贫血、免疫力低下等基础病的儿童,HBoV1可能引起重症肺炎,甚至呼吸衰竭。部分患儿会继发“塑型支气管炎”,黏液结成管型堵塞气道,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危及通气。

专家称,当常规治疗无效、肺部影像显示肺不张或实变,或临床怀疑气道阻塞时,支气管镜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镜子直达病变肺叶,直接看到黏液栓堵塞的位置,通过灌洗、刷检快速清除,打通气道。通过肺泡灌洗液进行病原检测,避免经验性用药的偏差。迅速解除阻塞,改善肺通气,缩短发热及咳嗽持续时间。据悉,该院的奥林巴斯CV-290电子支气管镜系统,配备2.8mm的儿童专用镜体,适用于新生儿及小龄儿童。设备可深入气道进行精细检查与治疗,最大程度减少操作损伤,保障患儿安全。

专家提示,如果孩子持续发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难,尤其是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尽早考虑是否存在气道阻塞,必要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