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电网跨铁施工告捷 长三角核心客运走廊将添强支撑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5 16:45:00

11月22日凌晨4时,随着最后一相导线精准就位,淦西—瓦屋牵π入永和变220千伏线路工程T2-T3段跨越宁杭高铁施工圆满完成。这标志着工程成功攻克全线最大技术难关,为后续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也将为长三角核心客运干线宁杭高铁的供电保障注入新动能。

该工程新建线路总长2.759公里,共规划新建铁塔11基。其中,T2-T3段跨越宁杭高铁施工被列为全工程的“咽喉”环节。由于作业环境特殊、安全要求严苛,这一区段施工被定为二级风险作业。自11月17日工程启动以来,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组建的专项攻坚团队历经六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最终在严格的“天窗时间”内安全高效完成了这一重大跨铁施工任务。

宁杭高铁作为串联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客运主干线,列车最高时速达300公里,日均通行频次密集,对运营安全有着极高要求。此次跨铁作业面临的最严苛考验来自“时间枷锁”——施工只能在高铁停运检修的“天窗时间”进行,每天从零时至四时,有效作业时间不足4个小时。工程总指挥朱涛介绍,11月中旬正值常州寒潮侵袭,凌晨气温低至零下,加上夜间视线受限,给高空作业和设备操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面对这项艰巨任务,拥有30年输电工程经验的朱涛带领技术团队扎根一线,对高铁接触网高度、导线跨越路径及周边环境等进行反复实测与精准核算。传统跨路施工中,导线牵张作业采用单组牵张机独立作业模式,不仅需分阶段推进、人工协调衔接,效率还相对偏低。针对这一痛点,团队历经十余轮方案推演与优化,决定采用两组牵张机同步作业方案,即依托双机协同联动机制,并行推进导线牵引与展放两道工序,减少了单组作业的工序等待时间。该方案还借助毫米级精准张力调控系统,持续监测导线张力变化,智能协调双机节奏,精准匹配牵引速度、张力参数与固定时机,既消除工序间隙,又实现导线牵引、展放、固定全流程无缝衔接,最终顺利将施工周期缩短了一半。

为了抢抓有限的施工窗口,在杆塔组立和架线施工阶段,施工现场每天有35余位施工人员开展作业,其中10余位在50米以上高空作业。每天23时前,全员抵达现场待命,并提前完成工器具检查和安全交底等准备工作,“天窗时间”一到就立即投入作业。

安全风险突出给施工安全防护带来挑战。朱涛表示,团队通过技术赋能与设备革新双向发力筑牢安全防线:工业级无人机被应用于施工全流程关键环节,承担跨越段地形勘测、导线展放实时辅助等任务,彻底破解了传统人工勘察中的视线盲区问题。同时,创新部署的定制化移动式牛角跨越架,从施工源头杜绝了架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导线脱落风险,为高空作业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沈文介绍,工程投运后,将完善铁路瓦屋山牵引站的进线结构,彻底解决原有进线局部同塔双回的安全隐患,同时缩短进线电源变电站至牵引站的杆塔路径,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宁杭高铁的安全高效运营提供更坚实的电力支撑。

吴煜昊 徐多 张春艳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