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培训机构突发闭店,家长质疑监管漏洞:机构“跑路”成本低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7 18:50:00
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接到市民反映,位于建邺区华灯坊的“艺起长大”培训机构奥体校区于5月10日忽然闭店,机构老板联系不上,自己还有数千元课时费无处追讨。据维权群初步统计,该校区闭店导致141个学员的5078个课时无法正常上课,课时折合金额近80万元,由于还有大量家长未进维权群,实际涉及金额远高于此。
据了解,“艺起长大”培训机构在南京有多年经营历史,目前其位于玄武区、雨花台区和建邺区的三个校区均已闭店。负责监管建邺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建邺区文化和旅游局提出本区复课方案,但需家长额外支付课程分流至其他机构的费用。家长质疑监管存在漏洞,机构跑路成本低、家长维权成本高,希望能有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
“艺起长大”奥体校区闭店
声称“闭店但没有跑路”,学员无法正常上课
5月16日,记者实探位于建邺区华灯坊的“艺起长大”培训机构奥体校区。一名在门口徘徊的学生家长对记者表示,她的孩子还剩80多个课时未销课,对培训机构忽然闭店感到愤懑。
该校区大门上贴着闭店通知,声称“艺起长大闭店但是并没有跑路”,落款日期为5月10日。另贴着署名为华新(南京)置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催告函,称其未按时支付本期租金及物业服务费,擅自闭店行为违反了《华灯坊商铺租赁协议书》相关约定。
该校区大门上贴有闭店通知和催告函
学生家长自发组织维权群,并在校区大门上张贴群二维码。家长王女士向记者表示:根据维权群在线统计,该校区关门闭店导致141个学员的5078个课时无法正常上课,课时折合金额近80万元。更有家长四月份前才购买“课包”,一节课都还没上。王女士强调,还有大量家长并未进群,实际涉及金额远高于此。
“财富教练”负债百万,闭店结局或有迹可循
天眼查平台信息显示,南京艺起长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股东分别为尹柏然、孙权、南京紫金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对外投资南京奥艺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其中多家于5月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记者拨打企业电话,但无人接听。
有家长透露,机构老板尹柏然在互联网上是“财富教练”角色。记者找到名为“富而喜悦顺流人生演习社”的公众号,其认证主体为浦口区富而喜悦咨询工作室,天眼查信息显示经营者正是尹柏然。该公众号上一篇发布于2024年10月3日、署名为“财富教练尹柏然”的文章提到,其与妻子孙权共同创业做培训机构,多次提及负债情况:
“我自己还扛着好几百万的负债”“顶在我和企业头上的几百万的负债,依靠着艺起长大的利润,并不足以快速清偿”“虽然我现在的负债可能会比要跟我学习财商的人都要高,甚至可能会经常借款,但我踩过的坑和走过的路本身就是财富积累道路上的财富……”
根据负债情况,“艺起长大”闭店结局或早已有迹可循。发布于2024年3月7日的南京艺起长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3年度报告显示,其净利润-33.7万元,纳税总额0.95万元,负债总额680.92万元。
复课方案:或是“限时”或需“补钱”
根据《江苏省文化艺术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试行)》(2022年6月9日实施):县级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艺术类培训机构的审批监管工作。建邺区文化艺术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建邺区文旅局负责审批监管。
5月13日,“艺起长大”奥体校区学生家长收到初步复课方案:在建邺区文旅局的协调下,华灯坊街区免费提供场地至6月30日,小银星星耀馆负责出公益老师帮助进行原址复课,无需额外交费,但仅限6月30日之前。
“若想不额外交费,就得把两年的课程压缩在6月30日前的一个多月内上完,这怎么合理?”家长陈女士表示,她去年购买了两次7500元的课包,总价值1.5万元,还剩106节课未核销。记者从其合同上看到,合同方为南京奥艺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课程有效期至2027年8月3日。
合同显示课程有效期至2027年8月3日
5月18日,记者与十余名家长代表来到建邺区文旅局参与协商会议。区文旅局从原址复课和机构分流等方面提出多项方案,若剩余课时较多、无法短期内销课,可至区内六家白名单机构分流复课,但需每节课补交15-60元不等费用,费用由家长承担。
经过一个半小时协商,双方未达成一致。家长提出诉求:希望区文旅局牵头协调原址复课至暑假结束,增加接收机构和课程类型,课程转至其他机构产生的费用不应转嫁至家长身上。
区文旅局表示后续将联系更多接收机构,商讨契合家长需求的方案。5月22日,家长王女士称,这几天陆陆续续又有了一些新方案,不过,依旧需要家长花钱支付分流复课费用。
家长质疑监管漏洞:机构“跑路”成本太低
在协商会议上,家长代表提出,根据2022年《江苏省文化艺术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试行)》,艺术类培训机构应当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开立风险保证金专用账户。
“艺起长大”奥体校区背后的南京奥艺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18年成立,多年来都没有风险保证金,是否存在监管漏洞?
《江苏省文化艺术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试行)》部分内容
据区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在2022年6月前,培训机构经营无需文旅局前置准入,只需要在市场监管局办理营业执照便可从事相关培训业务。2022年6月9日《江苏省文化艺术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新设立的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机构需要到县级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进行准入,获得《文化艺术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核意见书》后,才能到市场监管局申办具有文化艺术培训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存量培训机构也需要通过县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准入,才能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内增加文化艺术等培训项目。并且开设银行监管账户,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服务综合平台进行监管。
目前,区文旅部门对区内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摸排,并积极引导存量机构纳入监管,但是各培训机构对纳入监管的意愿较低。目前已引导44家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监管“白名单”、开立风险保证金账户,对于“艺起长大”奥体校区等不接受引导的存量机构,无法采取强制措施。
因此,对2022年以前成立的部分机构短时间内无法全覆盖。
由于未能取得满意的退费或复课方案,部分家长表示,接下来或将起诉该培训机构,用法律途径继续维权。家长们质疑,如果机构“跑路”成本过低、家长维权成本过高,那么以后还有更多“跑路”机构怎么办?若仅依赖家长自身提高警惕,而非监管等多处发力,恐难以有效防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夕悦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