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守护历史的记忆 “抗战文物里的英烈故事”首场活动走进南京医科大学
来源: 交汇点
2025-11-26 11:01:00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缅怀革命先烈,11月25日,由江苏省文物局、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新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抗战文物里的英烈故事”主题分享活动,首场走进南京医科大学。
![]()
革命文物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释放出强大的精神动力,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据了解,自今年5月起,“抗战文物里的英烈故事”主题推介活动面向全省征集作品,经多轮筛选和专家评审,最终从331件作品中遴选出28件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以抗战文物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背后的人物与故事,集中展现了英烈们坚定的信仰、无畏的气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一封家书、一本日记、一件旗袍、一个藤箱……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记忆,无声地诉说着英雄的壮举与深情。首场活动以文物为载体,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周如壹带来的宣讲《“老虎团”里铁罐子》,从一个铁罐入手,揭秘了新四军“老虎团”英勇抗战的传奇故事;南京医科大学学生的朗诵《吹号者》铿锵有力,再现了战场上号角催征的激昂场景;情景宣讲《铃声铃铃爱永恒》聚焦一件特殊的银手镯,展现了抗战将领在铁血战斗之外深沉的父爱与亲情,令在场观众动容……
![]()
![]()
![]()
活动在庄严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一场场宣讲和情景短剧带领观众走进那段不平凡的岁月——三江学院学生带来的情景短剧《守护历史的记忆》,以年轻视角演绎了当代青年对历史的敬畏与守护;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曹丹妮宣讲的《江上红梅》,讲述了女战士孙晓梅从知识女性成长为革命战士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师生演绎的音乐情景剧《假如我为了真理而牺牲》,以烈士赵良璋创作的抗日歌曲为线索,展现了他为真理献身的坚定信仰。
![]()
![]()
![]()
通过情景剧、宣讲、朗诵、音乐剧等多种形式,活动生动再现抗战英烈的感人故事,引领观众重温英烈们勇赴国难的热血故事,铭记那段厚重深沉的历史记忆,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些源自抗战文物的故事,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我们从哪里来’,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走向何方’。”活动现场的南京医科大学学生动情地说。
守护烽火印记,赓续伟大精神,“抗战文物里的英烈故事”系列主题分享活动首场结束后,还将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单位陆续开展。28件优秀作品也将结集成册,让这些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革命英烈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强慧娟 顾炎格
摄影 张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