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0 17:18:00

日前,中央组织部公布新一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名单,江苏省共有21个村入围,度假区(阳澄湖镇)消泾村成功入选,成为苏州市此轮唯二入选的行政村之一。

消泾村下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近年来,消泾村坚持党建引领,以解题思维破局乡村振兴,深挖红色底蕴,激活乡村资源,走出了一条“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体”的特色发展之路,获评全国文明村、江苏省电商十强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等多项荣誉。

赓续红色血脉,江抗精神薪火相传。

走进消泾村,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里完整保留着中共苏州县(工)委交通联络站旧址暨江抗办事处旧址、洋澄县政府纪念碑两处革命遗迹,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的壮烈篇章。1941年2月7日,抗日民主政权洋澄县政府在此成立,同年7月因日伪军大规模清乡而撤销,但其短暂的存在却凝聚了阳澄湖军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阳澄湖江抗纪念馆内,60幅历史照片、47件珍贵资料、108件饱经沧桑的实物——从战士使用过的物品到缴获的武器,每一件都承载着可歌可泣的红色记忆。这份融入血脉的“阳澄红韵”,成为引领消泾村前行的精神灯塔。如今,消泾村深挖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运用VR等现代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区,让参观者得以“穿越”回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还开发红色研学路线,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

推动产旅融合,激发兴业富民活力。

依托阳澄湖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大闸蟹成为消泾村最闪亮的“金字招牌”。围绕“一只蟹”,消泾村做足文章,推动产旅融合,激发兴业富民活力。当前,消泾村聚力做强“土特产”文章,依托科技小院推进鱼虾蟹等水产新品种研发推广,为传统产业注入创新活力,带动千余人从业、百家网店发展。

同时,消泾村还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实现资源的活化利用。在这里,闲置的旧厂房被创意改造为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通过声光电及多媒体互动,打造沉浸式蟹文化主题体验空间,生动形象地展现大闸蟹的生长历程。老粮仓华丽转身为阳澄湖1971仓坊,五个标志性的圆形筒仓内汇聚了吴元新苏州蓝印花布艺术馆、手工艺术家部落等,吸引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传统印染、缂丝技艺中感受非遗的魅力;传统民房则蜕变为融入自然的“消泾·喜溪”特色民宿,提供精致住宿与文化休闲空间。

依托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平台,消泾村还活化沈周《渔家乐》名画,打造沈周画里走出来的“阳澄渔谷”。小桥流水、白墙黛瓦间,萌宠乐园、趣味垂钓、露营烧烤等体验项目,让亲子家庭在田园蟹乡中尽享闲趣。文化体验、非遗美食、研学旅游、生态休闲在此交汇共生,一个多元立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已然成型。

聚力共建共享,绘就乡村新图景。

乡村的活力,源于有效地治理与村民的共建共享。消泾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红色驿站”党群服务站,深化党群议事机制,探索出法治、自治、德治、善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在村里,修订完善的村规民约不再是墙上的条文,而是内化于村民的行动。常态化开展的“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有效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精神和自治热情;积分制管理以“小切口”撬动大参与,让村民们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日益浓厚。

通过整村推进、老街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工程,消泾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当前,龚下浜特色田园乡村、村民中心建设等同步推进。接下来,消泾村将把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优势,切实打造“组织强、品牌亮、产业兴、治理优、乡村美”的红色美丽村庄。一幅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的江南水乡画卷将在阳澄湖畔徐徐展开。

通讯员 杨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