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全国家装首座木作博物馆焕新亮相,苏州姑苏区再添科普新地标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7 15:47:00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遗址微缩模型、唐代佛光寺大殿构造解析、明清殿阁榫卯结构拆解、清代木作十八场景刻画……近千件精美的木作展品在AR/VR、全息投影、力学传感器等现代技术的加持下,串联起“匠心琢物”的厚重历史,引领观众开启一场穿越千年、邂逅古今的家居文明对话。10月27日,全国家装首座木作博物馆——红蚂蚁家居木作博物馆通过姑苏区科普重点建设项目验收,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作为姑苏区2025年度科普场馆建设类重点项目,红蚂蚁家居木作博物馆以“天材、木构、精作、苏韵”为主题,架构起国内首个以“木作文化四部曲”为核心的综合性科普展陈体系,解锁“匠心密码”,传递“福气姑苏”的多元魅力。场馆展陈面积1130平方米,其中“历史再现区”以“实体展陈+全息投影技术”重现中国古代建筑“从巢居到殿阁”的演变与辉煌;“大木作技艺展示区”复刻紫禁城角楼等经典木构建筑,配套AR木构拼搭系统、香山帮非遗匠作工坊动态展演,为公众搭建起探析结构力学的互动实验室;“小木作工艺体验区”聚焦苏州明式家具选材制作全流程,设置开放式互动木工坊,成为公众体验非遗手作美学的实践工坊;“多媒体互动体验区”则通过4D影厅沉浸式还原古代营造场景,并推出古建营造关卡解锁游戏,科普凹凸之间蕴含的千年榫卯智慧,实现传统技艺从展品静态陈列到文化活态传承、向新而生的破题与跃升。

“‘可看、可触、可学、可创’的红蚂蚁家居木作博物馆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现代表达提供了创新范式,让木作文化普及由‘一次性打卡’转向‘常态化体验’,成为苏州乃至全国家装木作科普教育的新晋打卡地标,”据姑苏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姑苏区持续推进科普载体集群建设,全区新增红蚂蚁家居木作、“老萬年”黄金、科技助残孵化器孤独症科普宣教体验馆等5个新建场馆,区属科普教育基地增至54家,展教总面积逾4万平方米,已形成以苏州规划展示馆、苏州兰当代艺术馆等18个规模型品牌场馆为核心,各类场馆基地美美与共的综合发展优势。

通讯员  崔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