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在苏州开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8 09:54:00
10月27日下午,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开幕式在苏州举行。江苏—非洲高校联盟正式成立,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十大合作成果发布。教育部副部长任友群、省教育厅厅长江涌发表视频致辞。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内相关厅局负责人、本科高校分管负责同志及外方合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参加开幕式。
![]()
任友群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本届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充分体现江苏产学研用工作特色,在过往两届国际产学研用交流周活动成功举办的经验基础上,精心设计相关议题,进一步深化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高新区和高校两大创新主体“双高协同”的优势,为地方产业发展引入全球先进生产要素,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他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深化合作伙伴关系;二是聚焦产业需求,加快发展范式转型;三是促进成果转化,释放合作互促红利;四是强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创新发展。
江涌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希望中外各方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让平台成为集聚全球智慧的“引力场”;健全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书写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篇章;共同探索科技成果国际转移转化的新模式,合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难点,让更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杨树兵回顾总结了过往两届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将继续建好合作交流平台,并向与会外宾发出邀请,希望中外各方持续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全球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
开幕式上,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校长莱特洛夸·姆佩迪,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弗朗西斯·兹维尔斯分别致辞,欧洲科学院院士、芬兰坦佩雷大学教授莫塞夫·加布杰与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巍分别作主旨报告,分享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的实践经验。大家一致表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对于促进师生及科研人员国际交流、推动科技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将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拓展与江苏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江苏高校与土耳其托伦金属公司、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分校新泽西农业试验站美国沃德集团等国外高校和企业签署了6项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协议。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8所高校现场聘任了一批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外方导师。
![]()
![]()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与全英华人教授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与江阴高新区、苏州高新区等高新区,以及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马赛癌症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科学院新材料化学研究所等海外机构签署了10个三方合作协议。
![]()
现场举行了江苏—非洲高校联盟成立仪式,发布了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十大合作成果。记者了解到,江苏—非洲高校联盟由江苏省教育厅和约堡大学倡议发起,迅速得到了全省13所高水平大学和来自非洲13国23所知名高校的鼎力支持。联盟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江苏高校对非合作将从“项目导向”走向“战略引领”,从“校际伙伴”走向“命运共同体”。“我们期待,围绕苏非双方共同面临的全球性与区域性挑战,打造一个常态化、机制化的高端对话与务实合作平台,探索一种高校主体、多方参与的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将联盟建设成为深化人才联合培养的‘孵化器’、引领科技创新合作的‘加速器’、促进知识转移与成果转化的‘连接器’、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放大器’。”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表示。
![]()
据悉,本届交流周活动有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9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负责人和院士、国际组织和企业代表、江苏地方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等300余人参加。交流周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国际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将围绕先进材料、信息通信、生物医药、化学工程与技术、智能系统和大数据科学、大气科学、环境工程、智能制造与机械制造、新能源及电气化交通等9个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举办9场产学研合作专场活动,带动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人士深化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有机结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