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中院发布金融、破产纠纷典型案例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5 20:10:00
民商事纠纷案件中,涉金融、民间借贷类的多发,且占比很大,与此同时,破产审判为激活市场活动发挥司法力量,无锡法院努力通过判决,护航无锡营商环境打造……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无锡中院)举行“稳金融、护营商、促发展”金融、破产审判新闻发布会,法院及金融庭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发布了无锡法院破产纠纷、金融纠纷典型案例。
无锡中院发布2024年金融、破产纠纷案件审理情况
普通民商事案件四分之一
涉金融、民间借贷
据介绍,2024年,无锡全市法院共审结一审金融案件13391件、民间借贷纠纷13215件,合计占普通民商事案件总量的四分之一。金融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5.81% ,高出普通民商事案件3.71个百分点,一审判决被改判、发回重审率由2021年的10.89%逐年稳步下降至8.22%,审判质量进一步提升。
无锡市中院以金融审判为抓手,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始终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摆在突出位置。一方面,构建全链条、一体化金融纠纷解决新格局,充分发挥“金融融合法庭法官+工作站”“保险业融合法庭法官+工作站”“银行业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平安调解工作站”等平台效能,深化“繁简分流、快慢分道”机制,配套健全小额纠纷快速化解、专业金融纠纷中立评估等制度,有效压缩金融案件立、调、审、执周期,平均审理天数由2021年的57.6天大幅缩短至40.09天,跑出金融纠纷解决“加速度”。在个人信用贷款、信用卡等小微金融领域,指导金融机构采用预查废证明作为不良贷款核销的依据,降低金融机构各项成本,避免大量无财产可供执行的金融纠纷进入执行程序。
另一方面,健全“套路贷”虚假诉讼长效治理机制。保持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包括坚决否定职业放贷、套取信贷资金转贷等违法合同的效力,针对民间借贷案件中当事人虚假陈述等妨害诉讼行为,依法采取训诫、罚款等惩罚措施,有效净化金融司法环境。此外,建立“全市法院职业放贷人名录”并动态更新,实现全市法院“职业放贷人”风险预警和信息查询功能。
破产审判激活市场活力
护航无锡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在破产案件方面,无锡法院以破产审判为依托,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始终将破产审判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司法手段。
一方面,创新机制赋能,提升破产审判质效。2024年,全市法院审结破产案件646件,推动623家丧失活力的“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助力23家具有挽救价值的重点企业涅槃重生,共化解不良债务1097.01亿元,盘活土地房产670.76万平方米,妥善安置职工3322人。比如,在西城船用板公司重整案中,创新运用托管经营模式,成功维系企业营运价值并保障了众多劳动者权益,为后续成功招募重整投资人奠定了基础,为挽救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推动传统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无锡智慧”。
另一方面,畅通退出渠道,深化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在与市监局、税务局等多部门出台公益清算工作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深化执行与公益清算融合,出台《关于建立执行与公益清算融合机制的指导意见》,建立公益清算管理人库,推动201家长期“关而不清”“倒而不破”的经营异常企业便捷、高效、低成本退出市场。
第三,探索个人破产制度,构建诚信挽救机制。稳步推进类个人破产制度试点工作,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提供重生机会。自2022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成功帮助26名诚信创业受挫的自然人免除债务8682万元。比如今年年初,无锡锡山法院在类个人破产案件当事人卫某某归还了最后一笔欠款后,向其发放了《信用修复证明书》,系全省首张向个人发出的信用修复证明,该案例被央省市等多家媒体报道。类个人破产制度在无锡的丰富实践,为将来的个人破产立法积累了宝贵的“无锡经验”。
无锡中院相关人士称,下一步,将以职能延伸为路径,拓展司法服务“辐射面”,坚持主动延伸审判职能,提升服务大局精准度:深化协同共治,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强化府院联动,优化企业破产处置生态;强化规则引领,提升全民金融法治素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