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活化地下空间资源,人防工程从“幕后”走到“台前”服务民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9 11:17:00

每天傍晚的放学时间,无锡蠡园中心小学门口秩序井然,驾驶机动车的家长通过手机 APP 实时查看孩子动态后驶入车库,不再为车辆停放而烦恼。该校巧妙结合人防工程打造“智能接送港”,破解“校门堵局”,让人防工程成为家长的“安心港”。

人防工程既能挡硝烟,更能暖民心。近日,记者跟随江苏省国动办一起探访无锡人防工程从“幕后”走到“台前”服务民生的典型案例。

在蠡园中心小学地下接送安全管理系统中,已启用约60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划分出机动车停车区、家长等候区、学生候车区及教职工停车区等不同功能板块,并配备超过100个机动车位,显著减轻了地面道路的通行压力。通过设置物理隔离设施和清晰的导视系统,实现人车分流,有效避免交叉干扰,保障流线顺畅和安全。该人防智慧接送系统项目平时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战时可作为应急疏散通道,创新性的实现了“平战结合”,也是无锡市人防工程从“战时堡垒”向“民生港湾”深度转型的生动样本。

在无锡滨湖区人防工程主题创意园,人防工程巧妙实现从“单一停车”升级为“综合服务体”。管理人员演示并介绍了水动力全自动防洪闸、新型平移式防护门等创新产品。这些技术成果显著提升了人防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和综合防护能力,特别是在应对城市内涝等突发公共事件方面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它也是省内首个结合“人防工程”、“平时停车库”、“应急避难场所”、“平战转换示范工程”、“城市休闲兼人防主题宣传公园”的“五合一”自建人防工程。这里没有传统的密闭感,通过图文展板、互动屏幕、应急装备展示,将人防知识普及与文创市集、社区活动结合。这种“宣传+服务”的模式,让人防工程从“幕后”走到“台前”。

老城区、商业区、医疗中心等往往面临“空间有限、需求多元”的矛盾,解放环路早期人防工程安全治理项目因地制宜采用流态固化土回填的治理方式,项目完工后将彻底解决老城区主干道路面塌陷的重大安全隐患,让“老工程”平安“退役”。该项目在平时可缓解周边停车紧张问题,为市民提供了了解人防知识和休闲的场所,同时在战时、灾时为周边市民提供掩蔽空间,充分发挥了平时惠民、战时护民、灾时助民的综合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灵锡”App打造的“人防应急智能导引系统”目前已稳定运行多年,持续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人防电子地图导引、知识查询与学习服务。市民可随时通过系统实时查看周边人防工程的位置信息,并一键发起导航,轻松获取防护常识和政策法规,真正实现了“指尖上的安心防护”。

从早期防空洞到现代智慧人防,从单一战备功能到多元民生服务,无锡人防始终紧跟城市发展脉搏,深化“平战结合”理念,在确保战备功能的前提下,不断拓展人防工程在停车、交通、社区服务、应急避难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让沉睡的地下空间资源更好地活起来、用起来,为全省人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无锡经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季娜娜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