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世捐器官救三人,儿子八个月后获“生命馈赠”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1 18:33:00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许慧 记者 万惠娟 )“这么久了,我没有一天不想父亲。”8月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的肾移植病房里,正在康复中的患者王先生(化名)说。王先生曾是一名尿毒症患者,饱受病痛困扰。去年年底,他的父亲因病离世,家人捐献了父亲的器官挽救了三个人。而这份跨越生命的大爱,也以奇妙的方式回馈到了需要移植的王先生身上,让他迎来了新生的希望。
王先生是一名厨师。2018年,他在德国务工期间突发乏力、呕吐、腿部肿胀等症状,经肾穿刺活检,被确诊为高血压肾病、尿毒症,随后在当地接受了一年多的透析治疗。出于想多陪伴父母的心愿,王先生决定回国。
“当时我爸提出要跟我做配型,想捐一个肾给我,我拒绝了。我实在受不了,我爸辛苦了一辈子,我舍不得。”拒绝父亲的提议后,王先生继续坚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然而命运弄人。2024年12月,王先生的父亲突发脑出血,虽经全力抢救,最终还是不幸离世。家人商议后,决定捐献他的肝脏和肾脏。“其实我们全家心里都特别舍不得,但想到能救一个人是一个人,爷爷的生命能以另一种方式在别人身上延续,这确实也是在做一件好事。”王先生的女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根据《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第三章第二十条,遗体器官的分配,应当符合医疗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制定。患者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其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曾经捐献遗体器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排序。
得知这一政策后,2025年1月初,王先生前往南医大二附院办理住院手续,完成肾移植登记与评估,并在国家肾移植登记系统完成注册。“7月,系统为他分配到合适的供肾。经过各项检查,他均符合手术指征,最终配型成功,在我们这里顺利接受了肾移植手术。”南医大二附院肾内科副主任曹红娣介绍道。
“这位患者术后恢复很顺利,情况相当不错。”南医大二附院党委书记顾民介绍,“他父亲去世后,家人决定捐献其器官,两个肾脏和一个肝脏最终挽救了三位患者的生命,而他自己是需要肾移植的肾衰患者。”
“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排队规则中,器官捐献者的直系亲属在接受移植时享有优先权。”顾民补充道,“这不仅是一种政策导向,更是爱的传递。它体现了对‘生命礼物’的敬畏。当一个生命逝去,仍能以另一种方式将生命的礼物留在世上。”
如今,被这份温暖深深触动的王先生和女儿,计划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让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