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从车祸全身多处受损、下肢开放性骨折到重新独立行走 她感叹:"像重获新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1 21:40:00

提起几个月前的经历,林阿姨(化姓)仍难掩感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全身多处受损,下肢更是遭遇多处开放性骨折。从 ICU 到普外科,再到创伤骨科,50 天的住院时光里,林阿姨和家人一度担心 “再也站不起来”。而如今,她不仅能独立行走,更对未来的康复充满信心。

3个月前,林阿姨骑车时不慎与汽车相撞。剧烈的冲击让她双腿传来钻心疼痛,当场无法动弹。

被紧急送往南京江北医院后,急诊检查诊断结果触目惊心:创伤性回肠破裂、肠系膜裂伤、多发肋骨骨折、胸骨骨折、双侧开放性股骨骨折、双侧髌骨骨折、双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创伤性休克。

双侧膝关节粉碎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最危险的是感染和大出血。” 急诊医生回忆,当时医院立刻启动绿色通道:快速止血、清理伤口异物,同时通过 CT 明确损伤程度。在多学科通力协作下,从入院到进入手术室仅用1小时。手术室早已做好急诊手术准备,普外科率先开展手术,历时4小时,林阿姨的病情趋于平稳。

紧接着,最棘手的开放性骨折难题交到了创伤骨科,徐士刚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接过重任。

“骨头外露意味着细菌易入侵,必须在 6-8 小时内完成清创和固定,否则感染风险会大幅增加。” 徐士刚综合评估病情后,当机立断 —— 为患者行一期外固定手术。

徐士刚与团队正在手术

手术团队先彻底清洗伤口,再用克氏针和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折断端,最后缝合皮肤。历时4个多小时,林阿姨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观察,顺利度过术后48小时这一感染高发的关键期。

 双侧膝关节粉碎性骨折外固定支架

术后第一周,林阿姨的恢复重心是 “和感染赛跑”。

面对林阿姨严重且复杂的病情,徐士刚几乎每天都会亲自到 ICU 为她更换无菌敷料,仔细检查伤口是否红肿、渗液,用探针探查深度以确保无积液残留。同时,他与 ICU、普外科、胸外科等相关科室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周后,林阿姨转入普通病房。

“转入创伤骨科后,最煎熬的是伤口疼,尤其是换药时。” 林阿姨说,“但看到医生每天查房,护士每隔两小时就来观察腿的颜色,心里就踏实多了。”

术后10 天,伤口未出现感染迹象,第一关顺利闯过。

经过 2 周观察,林阿姨病情基本稳定,需接受第二次骨科手术。

“母亲每次进手术室,我都特别焦躁。” 林阿姨的儿子回忆,“但徐主任术前会详细讲解手术方案和注意事项,像一剂安定剂,让我们心里踏实不少。”

接下来的 20 天里,林阿姨又接受了 2 次骨科手术。两次手术后,她的双下肢终于能自主活动,林阿姨和家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双侧膝关节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

经过近2个月的治疗,林阿姨终于出院。她长舒一口气,眼角泛起热泪:“以前以为骨折就是‘骨头断了接起来’那么简单,现在才知道,开放性骨折要闯感染关、愈合关、康复关,哪一关都不能大意。” 她把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表贴在墙上,坚定地说:“按规矩来,总有一天能像以前一样遛弯、种菜。”

经过半年的功能康复锻炼,当林阿姨独自走进徐主任的诊室时,两人都难掩欣慰。

家属也为徐主任送上了感谢,锦旗上 “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患者暖人心” 的字样,正是对医疗团队的最好肯定。

 林阿姨和家人为徐士刚送来锦旗

通讯员 肖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