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医线霖距离|“一上午看了二三十个斜视娃!”这个暑假,“眼神跑偏”的患儿挤满眼科门诊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0 21:56:00

每逢暑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总是人头攒动,许多家长利用假期特意带孩子来检查“心灵的窗户”。在这些患儿中不乏因“眼神跑偏”前来就诊的斜视孩子。可眼神为啥会跑偏?还有办法矫正吗?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进了斜弱视科主任王成虎的诊室一探究竟。

斜眼看东西两年,4岁娃眼睛已外斜20度

“小时候就感觉有点斜但不严重。”1号诊室里,18岁的姑娘小李(化姓)声音怯生生,难掩些许紧张。高考结束,她希望能彻底解决眼睛的“小问题”。

“来,父亲站远处举着灯,你朝亮光处看。孩子是有点斜,但很快就控制正位了。”经过细致的斜视专科检查,王成虎判断小李的情况尚属“间歇性外斜”,斜视频率不高,双眼视功能尚可。“这种情况暂时可以不手术,定期观察即可。”王成虎耐心解释道,“斜视处理也是因人而异的,像孩子这样视功能良好,症状不重的间歇性外斜视,贸然手术并非最佳选择。”

“终于到我们了,我们今天一大早就过来了。”拉着4岁儿子豆豆(化名)的手,来自宿迁方女士(化名)满脸忧虑。活泼调皮的豆豆两年前在当地确诊内斜视和弱视,配镜后经过治疗弱视已基本治愈,但内斜依旧明显。

“戴镜后斜视改善不明显,还是建议尽早手术。”“孩子还这么小,能不能等大了再做?”方女士的担忧溢于言表。“现在的斜视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术后基本无明显不良反应,住院观察2~3天即可出院。如果拖延治疗,错过视觉发育关键期,手术就只能改善外观,无法挽回立体视等视功能。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择业都会产生影响。”

“王主任,请帮看看,孩子的眼睛是不是又有点内斜了?……”诊室里,7岁的小夏(化名)父亲语气急切。去年8月因确诊为外斜视,小夏接受了矫正手术。本应规律复查却因课业压力一再推迟,暑假过半,父亲总觉得小夏眼睛似乎“向内偏”,这才带孩子前来复诊。

“不是定期一个月、三个月、半年要来复查吗,怎么一次都没来过?”手持检查灯,王成虎仔细检查孩子眼位后宽慰道,“放心没有内斜。不过外斜恢复得还差一点,最好做一些视功能训练防止外斜复发。今天需要先重新验光配镜。”

小夏父亲舒了一口气后,点点头。王成虎难得一改往常的亲切,严肃叮嘱,“以后一定要按时复查,斜视手术后眼位有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定期复查,必要时需要给予一些非手术治疗方法比如配戴三棱镜、视功能训练等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每天20台!暑期斜视手术量占全年近一半

斜视,顾名思义是指患者两只眼睛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按照斜视方向来分类,分为水平斜视、垂直斜视、旋转性斜视、混合型斜视。斜视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影响孩子双眼视功能的发育,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斜视手术作为一种儿童常见眼病,暑期一贯是斜视就诊和手术的高峰期。王成虎告诉记者,仅采访当天的上午就看了接近六十位患者。这其中超过一半都与斜弱视有关。

专家介绍,斜视的病因非常复杂,不同类型的斜视病因也不同。斜视常见的病因包括先天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屈光因素、解剖因素、神经因素等。此外,还有一些斜视如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和特殊类型斜视等发病与全身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肌无力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斜视和弱视存在相互作用,斜视引发弱视,弱视加重斜视。据介绍,长期的斜视(主要是单眼斜视)可能会导致弱视,即斜视性弱视。同时,弱视也可能导致斜视。一些孩子由于单眼弱视导致双眼视力不平衡,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长期使用单眼,弱视眼就有可能会发生斜视。斜视和弱视的相互作用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斜视引发弱视,弱视加重斜视。

“目前大部分需要矫正的斜视就是通过手术来实现治疗目的。暑假的手术量基本上要占全年的接近一半。”采访中王成虎直言,刚过去的七月做了近200台斜视矫正手术。高峰期一天做了20台斜视手术。“部分条件性内斜视患儿可以通过戴镜矫正,但这在临床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类型,如周期性斜视或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可考虑使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等相对较新的技术进行干预。”

记者了解到,斜视手术属于外眼手术,操作在眼球外部进行,不进入眼球内部,因此相对来说风险较小。“我们主要是通过调整附着在眼球表面的眼外肌位置来实现矫正,比如说外斜的话就把眼球外面的肌肉减弱,或者是联合眼球内肌肉进行加强。”专家指出,这样的术式不会影响到眼球内部结构,手术技术成熟,安全性高,对视力没有影响。不过他提醒,斜视手术后眼位会发生变化,可能存在欠矫或过矫的情况,因此术后必须遵医嘱定期复查,进行必要的补充干预,这是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保障视功能恢复良好的关键。

“斜弱视贵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王成虎表示,除了先天性斜视,其实孩子的后天性斜视在生活中给过很多“预警信号”。换言之,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行为。“比如发现孩子看东西时习惯性歪头、侧脸,或者在强光下喜欢闭上一只眼,或看东西出现重影、需要用手遮挡一只眼,包括看电视、看书时距离过近,都要引起重视。”与此同时专家强调,很多家长总想“等”,认为斜视手术可以“大了再做”,实际上错过了视觉发育关键期,手术只能改善外观,一旦双眼视功能受损将很难甚至无法挽回,留下永久性遗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实习生 董嘉淇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