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隔夜鸡蛋、月饼螃蟹成健康“刺客”?节后 “清库存” 莫忽视健康,医生教你科学避风险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1 18:43:00

中秋国庆长假虽已落幕,但不少家庭的 “饮食攻坚战” 才刚刚开始 —— 聚会打包的剩菜待清理、亲友馈赠的月饼堆成山、应季螃蟹正当时,“抓紧吃,别浪费” 成了节后家庭主旋律。然而,这份 “节俭” 背后暗藏健康隐患。10 月上旬,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又名镇江二院)急诊内科数据显示,小长假期间因消化道疾病就诊的患者人数,较平时翻了一倍之多,其中多数与集中 “清库存”、食物不当搭配或暴饮暴食有关。

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看似平常的剩菜、月饼、螃蟹,若食用不当,很可能引发严重消化道问题。” 该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潘翔提醒,近期接诊的患者中,多因忽视饮食细节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出现危急症状。

案例警示:小疏忽引发大麻烦

隔夜熟鸡蛋 “放倒” 壮汉

10 月 5 日,市民周先生因一枚隔夜熟鸡蛋经历了一场 “生死时速”。当天食用隔夜熟鸡蛋后,他很快出现中上腹阵发性绞痛,伴随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随后 2 小时内频繁呕吐、腹泻,腹痛加剧后紧急拨打 120。送至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后,周先生被确诊为呕吐、腹泻引发的碱中毒,病因与食用不当食物后体液大量丢失、电解质紊乱相关。所幸救治及时,最终转危为安。

月饼 + 螃蟹 + 冷饮让肠胃 “罢工”

30 多岁的赵先生则因贪嘴 “限定美食” 中招。中秋聚会时,他面对肥蟹、甜月饼和冰镇冷饮大快朵颐,当晚 10 点便出现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连夜前往医院急诊。医生解释,螃蟹性寒且高蛋白难消化,月饼高糖高油,再搭配冰镇冷饮,“寒热交织” 的组合直接导致肠胃功能紊乱。

医生支招:科学处理护肠胃

针对节后常见的饮食问题,潘翔医生从剩菜处理、节日美食食用、应急补救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剩菜剩饭:分类储存 + 彻底加热

“不同食物的隔夜储存要求不同,盲目冷藏加热易存风险。” 潘翔强调,绿叶蔬菜建议当餐吃完,反复加热会导致营养流失,且亚硝酸盐可能在细菌作用下增加;海鲜与凉菜需尽快食用,前者易滋生细菌,后者未经加热易变质,最好不隔夜;肉类与蛋类可适量保存,但食用前必须煮沸或蒸透 10 分钟以上,确保彻底加热。

储存时需遵循 “黄金法则”:室温存放不超过 2 小时,及时放入 4℃以下冰箱冷藏,且建议 24 小时内吃完;用干净容器密封储存,避免交叉污染。此外,饭菜出锅时可用干净筷子提前分装,减少细菌污染;剩菜按需加热,避免反复加热。潘翔特别提醒,幼儿、老人、孕产妇及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剩菜剩饭。

月饼螃蟹:浅尝辄止 + 合理搭配

“月饼高糖高油,过量食用易加重肠胃负担。” 潘翔建议,将月饼切成小块与家人分享,每次食用不超过半块,避免冷饮搭配月饼,可搭配绿茶、乌龙茶或山楂茶、柠檬水,既能解腻又能促进消化。

螃蟹虽美味,但需控制食量,普通人一次不超过 2 只,不宜天天食用。食用时蘸姜醋汁,姜可驱寒,醋能助消化、杀菌;吃完后可喝杯红糖姜茶,中和寒性。同时,死蟹、生蟹及蟹的内脏(心、胃、腮、肠)不可食用,也需避免与柿子、浓茶同食。

暴饮暴食后:及时补救不拖延

若不慎食用过量,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轻微不适,可暂停进食,给肠胃 “放假”,下一餐减量或选择白粥、素汤面等清淡流质、半流质食物;饭后慢走 15-20 分钟,促进胃肠蠕动;也可掌心围绕肚脐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缓解腹胀。

潘翔特别强调,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不缓解、频繁呕吐腹泻带血、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切勿自行服药拖延病情。

随着节后饮食逐渐回归常态,医生呼吁,公众应重视饮食健康,避免因 “节俭” 或贪嘴忽视身体信号,科学饮食才能筑牢健康防线。

通讯员  童雯 刘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