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别等“漏”了才修复!从现在开始,为盆底肌健康打好“根基”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4 20:13:00

对于很多更年期女性来说,潮热、失眠还没熬过去,“漏尿”“排便费力”等更尴尬的问题又找上门,让她们“雪上加霜”。但其实,这并不是“老了就该这样”的常态,很可能是盆底肌松弛在“搞事情”。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中医师张春霞提醒,早了解、早干预,完全可以极大程度地预防、延缓盆底肌松弛的发生,并有效避免其发展为令人困扰的疾病(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

视觉中国

盆底肌就像一张“吊床”,默默托住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控制排尿、排便和性生活质量。而到了更年期,雌激素骤降、肌肉的长期“透支”,会直接让这张“吊床”失去弹性。张春霞解释,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盆底肌的胶原蛋白会慢慢流失,就像橡皮筋长期不用会变松,“吊床”的支撑力自然下降。此外,怀孕、分娩、长期抱娃、便秘时用力过猛,甚至长期咳嗽,都曾让盆底肌反复“承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修复能力变弱,之前的“小损伤”就会集中爆发,导致“吊床”下垂、功能失灵。

盆底肌松弛,会给女性带来很多的“难言之隐”,别以为“漏尿”才是信号,当出现以下这三种情况时,就应该有所警惕:

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打喷嚏、抱重物、爬楼梯时,尿液不受控制地漏出来,严重时走两步就湿裤子,只能靠护垫度日;

便秘:盆底肌松弛会让直肠的“推动力”不足,明明有便意却排不出来,或者排便费力,甚至需要用手辅助,长期下来还会加重痔疮;

性生活受影响:盆底肌失去弹性后,阴道会变得松弛,性生活时双方可能感觉“不紧致”,甚至出现疼痛,慢慢影响夫妻感情。

张春霞推荐了三种方法,可以尽早“修复”盆底肌:

1、在家就能练的凯格尔运动

这是最安全、最方便的“修复术”,随时随地都能做,关键是找对肌肉、用对力。排尿时尝试中断尿流,感受一下用力收缩的肌肉,这就是盆底肌(别用肚子、大腿或臀部肌肉发力,否则会白费功夫);排空膀胱后,收缩盆底肌,保持3~5秒(就像忍住不排尿、不排气),然后放松5秒,每次做10-15组,每天练2-3次。凯格尔运动坐着、躺着、站着都能练,坚持1-3个月,漏尿、排便问题会明显改善。

2、必要时找医生做“康复治疗”

如果自己练效果不好,或者症状已经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去医院做盆底肌康复治疗,医生会用仪器评估盆底肌的肌力,然后通过“电刺激”唤醒松弛的肌肉,再结合“生物反馈”教你正确发力,相当于给盆底肌做“精准训练”,无痛且效果更明显。

症状严重时(比如盆腔器官脱垂、漏尿频繁),可能需要手术修复,但手术技术成熟,术后恢复快,能彻底解决问题,具体方案可以和医生沟通。

3.、减少盆底肌“额外负担”的日常好习惯

体重超标会让盆腔压力变大,加重盆底肌松弛,建议通过饮食和温和运动(如快走、瑜伽)保持健康体重。同时,避免“过度用力”,有便秘时别硬憋、硬挣,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必要时用温和的通便药;感冒咳嗽及时治疗,减少咳嗽对盆底肌的冲击。此外,长期憋尿会让膀胱过度充盈,进一步削弱盆底肌的控制能力,有尿意就及时去厕所。

通讯员 葛妍

许倩倩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