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牙疼只能忍?专家提醒:这是误区!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5 16:34:00
视觉中国
市民徐女士在怀孕之前智齿就有龋坏,有时还会发炎肿痛,但并没有当回事,发炎时吃个消炎药也就缓解了,但是怀孕之后,特别是在哺乳期,智齿发炎的次数明显增多。“一疼就是三四天,不敢拔牙,不敢吃药,只能忍着,太难受了。”徐女士说,直至最近宝宝断奶,她毫不犹豫地去医院拔掉了智齿。
牙疼去医院,拍个片子?怀孕了不行;拔个牙?怀孕不行:做个根管治疗?怀孕不行……对准妈妈来说,孕期看牙似乎是个“禁忌”。为什么普通的牙科治疗,一怀孕就变得“束手束脚”?难道整个孕期,牙齿出了问题只能靠“忍”吗?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吴华英主任表示,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孕期口腔治疗的关键在于抓住“黄金时机”并选择“恰当方式”,完全可以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解决牙病烦恼,根本无需一忍再忍。
“比如拔牙这种手术,在孕期需要格外讲究时机。黄金期是孕中期,即怀孕4到6个月时,胎儿状态比较稳定,如果遇到那种反复发炎、疼得受不了的牙齿,经过医生评估,可以考虑拔除。”吴华英主任介绍说,但怀孕的三个月和最后三个月要特别小心,早期是宝宝器官发育关键时期,晚期则怕刺激引发早产。“这两个阶段虽然不是拔牙的绝对禁忌,但医生一般会选择做一些应急的处理。如果必须要治疗,医生需要做好局部的无痛麻醉和微创操作,避免治疗的疼痛刺激。”
而补牙能不能做,主要是看蛀牙的深浅。如果只是比较浅的蛀洞,还没疼到牙神经,最好在孕中期就用安全的补牙材料把它补上。大洞则是先应急,蛀得太深已经疼起来了,医生通常会先消炎止痛,把急性症状控制住。如果必须要根管治疗才能缓解疼痛,可以根据牙齿的情况,选择完善根管治疗,或过渡根管治疗,过渡的治疗等生完宝宝之后还需要及时复诊,把牙齿问题彻底解决。
对于洗牙来说,准妈妈们完全可以放下顾虑。吴华英主任特别解释道,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变化会让牙龈变得更“娇气”,容易红肿出血,这通常被称为“妊娠期牙龈炎”。而洗牙正是有效清除牙菌斑、缓解牙龈炎症的最佳方法。这不仅对孕妇自身牙周健康有益,也是维持孕期整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但最好的建议还是提前做好规划。各位准妈妈在备孕期或孕早期就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将潜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才是对自己和宝宝最贴心、最负责的呵护。”吴华英主任提醒说。
通讯员 张沁沁
许倩倩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