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宝宝没出生,脐带打个“结”,专家:“生命线”可能秒变“夺命索”!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8 16:19:00

产检B超中,不少准妈妈会因为“脐带绕颈”“脐带螺旋密集”或“单脐动脉”等提示担忧、焦虑。10月18日,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专家就相关临床病例发出提示。专家表示,虽然多数脐带异常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但一旦发生脐带真结、脐带脱垂、血管前置等紧急状况,脐带这条“生命线”就可能秒变“夺命索”!

脐带打结不可小视

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主任医师黄靖冰介绍,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重要结构,核心作用包括物质交换、激素传递、维持胎儿生存与发育的物理支撑等。胎儿通过脐带内的血管与母体间接完成物质交换,是出生前生命活动的核心通道。常见脐带异常有脐带缠绕、脐带过长或过短、脐带扭转等。脐带异常指脐带环绕胎儿颈部、四肢或躯干,以脐带绕颈最为常见。大多数宽松的缠绕不影响胎儿健康,若缠绕过紧、圈数过多,可能造成血运受阻,导致胎儿窘迫。

黄靖冰告诉记者,脐带正常长度在30-100cm,平均55cm。短于30cm为过短,超过100cm为过长。临产后,脐带过短可能随胎先露下降被过度牵拉,致胎儿缺氧、胎心异常,甚至胎盘早剥。若脐带扭转过度血运受阻,可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或窘迫。极少数情况下,脐带在近胎儿根部扭转坏死,血管闭塞,可导致胎死宫内。脐带本身是螺旋状结构,漂浮在羊水中,随着胎儿活动可能发生缠绕、扭转或折叠。如果是脐带真结,拉紧时会导致胎儿血液循环进一步受阻,引起胎儿缺氧,极端情况甚至胎死宫内;如是假结,因血管蜷曲形成团状,并非真结,一般无危害。

专家表示,脐带附着于胎膜,血管在羊膜与绒毛膜间走向胎盘。如这些血管跨过宫颈内口,位于胎先露前方,称为“前置血管”。前置血管在胎膜破裂时易破裂出血,导致胎儿迅速失血、缺氧,甚至死亡。正常脐带为“一静脉两动脉”,只有一条动脉称单脐动脉。如仅发现单脐动脉而无其他异常,宝宝预后通常良好;如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则染色体异常及其他畸形风险增高;如早期为双动脉后期变为单动脉,需警惕血栓等继发因素,注意监测胎儿缺氧可能。

黄靖冰提醒,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前方或一侧。胎膜破裂后,脐带脱至宫颈口外、阴道甚至外阴,为产科急症,一旦发生,需紧急剖宫产。对于孕妈而言,一要数胎动。孕28周后坚持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3次相加×4,≥30次正常。如胎动明显减少、剧烈或消失,必须立即就医。二要定期产检评估。B超可检测脐带绕颈、血管数量等;脐血流监测更能早期反映胎儿安危,早于胎心监护出现异常。三要规避风险。减少剧烈运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脐带脱垂。如存在胎位不正或前置血管,应遵医嘱监测,必要时提前入院。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破水后见阴道口有索状物脱出;持续腹痛、阴道流血;胎心监护提示胎心率过快或过慢这些情况,须立即就医。

专家提示,单纯脐带绕颈通常并不可怕,真正的风险多来自于脐带真结、脐带脱垂、血管前置等更为紧急的状况。这些情况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与绕颈并存。孕37周后是脐带真结风险增加的关键时期,对于高度怀疑存在脐带真结的孕妇,建议遵医嘱密切监护、择期终止妊娠。通讯员 刘海霞 徐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