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小肠仅剩40厘米!南医大四附院助力这一“超罕群体”摆脱“输液袋”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7 22:08:00

“来自广东的张先生、蔡先生在我院成功用上短肠综合征创新药物,不仅意味着他们有机会摆脱输液袋的束缚,也标志着我院在成人短肠综合征治疗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肠衰竭治疗中心主任王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 王剑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简称“SBS”)患者被称为“短肠人”,属于超罕群体,根据估算,我国成人患病率约为0.73/1,000,000,且有逐年上升的发病趋势。正常成人的小肠约有3-8.5米,而短肠综合征成人患者的小肠长度往往小于2米,甚至不到1米。在肠道手术后,几乎所有短肠综合征患者都需要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以维持和改善营养需求,生活基本被静脉“输液袋”束缚。

王剑主任介绍:“张先生、蔡先生于2024年来到我院就诊,两位患者的小肠都仅剩40余厘米。尽管前期通过手术治疗,肠功能得到一定改善,但仍需依赖每日约1500ml的静脉液体输注维持基本需求,且需定期返回医院接受短期静脉营养支持,才能勉强维持体重。这样的治疗模式不仅耗时费力,更不利于他们回归正常生活、恢复自主生活。此次用上创新药物替度格鲁肽之后,有望进一步减少他们对肠外营养的依赖,帮助他们逐步摆脱长期输液袋的束缚,拥有更高质量的健康生活。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未来能帮助更多‘短肠人’改善生活质量,逐步回归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普外科长期深耕肠衰竭领域,在诊疗技术创新与疾病机制研究上持续发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于2025年9月依照国际先进的诊疗模式成立了肠衰竭治疗中心。

除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之外,惠民保、创新支付方案等正不断织牢织密罕见病多层次保障网络体系。如今替度格鲁肽已成功纳入皖惠保、惠厦保、沪惠保、惠梧保、宁惠保、陕西全面健康保等 27 个省(市)的惠民保产品保障目录,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此,王剑主任介绍:“目前两位患者均已参保惠民保,叠加企业的创新药物支付补贴后,药物费用报销比例可达70%,患者在获益于创新药物的同时,经济负担得到了进一步降低。”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