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流脓涕鼻出血,竟是颅底脊索瘤惹的祸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0 19:12:00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在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孙宝宾副主任医师团队的精湛操作下,一台高难度鼻颅底肿瘤切除术顺利完成,成功为患者拆除了深藏颅底的“定时炸弹”。
影像学提示鼻腔深部存在肿物
症状蹊跷,竟是脊索瘤作祟
数月前,年过六旬的陈先生(化名)开始出现左侧鼻腔流脓涕、头晕并伴有反复鼻出血。起初他并未在意,但在当地医院检查后,结果却让人心头一紧——影像学提示其鼻腔深部存在肿物。由于病灶位置深,紧邻重要神经血管且毗邻颅脑,手术风险极高,当地医院建议他立即转往上级医院。
怀着一线希望,陈先生来到了中大医院,找到了擅长鼻及鼻颅底手术的孙宝宾副主任医师。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孙宝宾副主任医师团队认为肿瘤很可能起源于颅底的蝶窦区域,并已对周围骨质造成了侵蚀。为明确肿瘤性质,团队为其实施鼻内镜下蝶窦肿物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确诊为脊索瘤。
孙宝宾副主任医师指出,这是一种罕见的局部侵袭性肿瘤,虽然多为低度恶性,但因其生长位置深,与重要的神经、血管及脑组织紧密相连,彻底切除难度极大,传统手术创伤大、视野差且极易复发。面对挑战,在与患者及家属深入沟通后,孙宝宾副主任医师、陶锋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制定严谨的手术方案,力求在保护重要功能的前提下,彻底切除肿瘤。
微创攻坚,内镜下巧拆“炸弹”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一场在生命禁区“绣花”的手术开始了。孙宝宾副主任医师团队采用先进的鼻内镜微创技术,术中发现肿瘤充满蝶窦腔,起源于斜坡,呈胶冻状,已破坏窦底与斜坡骨质,甚至与深处的脑膜发生了粘连。每一步操作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或神经损伤。
凭借对鼻颅底解剖结构的深刻认知与娴熟内镜操作技巧,孙宝宾副主任医师先开放手术通道、充分暴露肿瘤,再细致剥离肿瘤组织与重要脑膜结构,随后整块切除肿瘤,并以等离子烧灼干净肿瘤基底部。术中脑膜未破裂,为术后恢复奠定坚实基础。
整台手术顺利完成,出血量少,成功拆除“炸弹”。术后陈先生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不久便康复出院。
颅底疾病,早期症状易被忽视
鼻内镜技术作为处理颅底病变的重要手段,帮助医生在狭小空间内精准操作,减少手术创伤,助力患者更快康复。孙宝宾副主任医师表示,中大医院鼻颅底外科团队也将持续优化诊疗技术,为更多受颅底疑难疾病困扰的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支持,守护大众健康。
孙宝宾副主任医师特别提醒,颅底疾病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如出现长期鼻腔流脓涕、反复鼻出血、不明原因头晕头痛,或伴随视力、耳闷等情况时,切勿拖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因延误诊治增加后续治疗难度。
通讯员 魏东 程倩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