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直肠巨大病变险变癌,中大医院消化科内镜微创巧切除保肛成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0 20:36:00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到了一面饱含谢意的锦旗。送来锦旗的是一位八旬老人的家属,他们冒着大雨专程来到医院,只为感谢消化内科卢芩副主任医师团队以精湛的内镜技术,为老人解除了直肠巨大病变的隐患,同时保住了肛门功能,避免了外科手术的痛苦。
据了解,老人因腹痛在外院就诊时,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内有一个巨大的病变,病灶累及肛门口,占据直肠管腔超过2/3周,表面凹凸不平。外院医生考虑病变癌变风险极高,建议进行外科手术切除,但术后需长期通过造瘘口排便,这将极大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家属不忍心让84岁高龄的老人承受如此痛苦,经多方打听,慕名来到中大医院消化科卢芩副主任医师处寻求帮助。
卢芩仔细查看老人的检查报告后,认为虽然病变体积较大,但根据经验判断,很可能是早期病变,仍有通过内镜下切除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完整切除病灶,还能保留肛门功能,避免造瘘带来的长期不便。在家属和老人的信任下,卢芩副主任医师团队为老人制定了详细的内镜手术方案。
10月9日,卢芩副主任医师为老人实施肠镜下病变切除手术。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她仅用约1小时便将大小约7.5厘米×5.5厘米、占据直肠管腔超三分之二周的巨大病灶完整切除。术后24小时,老人即可进食流质,恢复良好,不到一周便顺利出院。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该病灶为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水平切缘及垂直切缘均为阴性,达到治愈性切除标准。这意味着,病变已被彻底清除,成功阻断了向直肠癌发展的可能。
此次手术不仅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的创伤和造瘘的痛苦,更让老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佳的治疗效果。专家介绍,直肠绒毛状管状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良性肿瘤,但如果长期不处理,尤其是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有较高癌变风险。这类病变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肠镜检查尤为重要,尤其对于中老年人群或有肠道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通过内镜下的早期发现和微创治疗,许多患者可以避免外科大手术,甚至阻断癌症的发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重视肠道健康,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接受肠镜筛查。
通讯员 蔡逸秋 崔玉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