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八旬老人“食难下咽”,多科联手微创“排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31 15:30:00

“郑主任,我带着我父亲跑了好几家医院,都说年纪大,手术风险太高。可看到他这么痛苦,家人们都还是想试一试。”近日,李女士(化姓)红着眼圈向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郑琳表达为父亲积极治疗的愿望。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多科联手微创“排雷”,解决了李女士的难题。

八旬老人吞咽苦难,一碗粥都得喝上两小时

李大爷今年80岁,2个多月前出现吞咽困难,一日三餐只能喝粥,可就是喝粥,李大爷也要耗费超过2个小时才能喝完一碗,老人家苦不堪言。李大爷在外院进行了胃镜检查,病理结果显示他患上了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时胸部CT检查提示合并食管裂孔疝;而且李大爷还存在严重主动脉粥样硬化,部分伴穿透性溃疡及附壁血栓形成,加之有脑梗病史,所以手术风险极高。随后李大爷的女儿带着他辗转求医,均因病情复杂、患者年龄大,被建议保守治疗。

郑琳接诊后,详细评估了李大爷的病情:保守治疗,食管癌进展极快,生命将快速受到威胁;手术治疗,会存在主动脉破裂、血栓脱落等致命风险。为破解两难困局,郑琳邀请血管外科专家陈洪伟等一同会诊。经过讨论,专家们认为,可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与围术期防控,有效管控主动脉疾病风险,为手术创造条件;郑琳团队拥有丰富的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经验,有能力应对因食管裂孔疝可能引发的手术操作风险。

双镜联合,微创手术解危局

李大爷住院后,郑琳又邀请血管外科、肿瘤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位专家进行多学科讨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制定了详细的术中方案。郑琳带领团队为李大爷实施了经右胸3D单操作孔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左颈部吻合(McKeown术)手术,同步完成了食管癌切除与食管裂孔疝修补。

术中,团队借助3D胸腔镜与腹腔镜的高清视野,精准游离食管肿瘤组织,规避了病变的主动脉区域,同时凭借丰富经验克服了食管裂孔疝导致的解剖结构变异难题,高效完成食管裂孔疝修补,充分游离胃至十二指肠开口处,保证了管状胃的长度。整个手术过程精准可控,成功实现了肿瘤根治性切除,且未对脆弱的主动脉造成任何影响。

术后,李大爷在医护团队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恢复良好,“感谢大家,之前连喝粥都费劲,现在终于能好好吃饭了!”出院时,李大爷激动地说。

多学科合作,助力危重患者救治

郑琳介绍,对于合并严重主动脉溃疡的食管癌患者,手术如同在‘雷区’作业,主动脉上的溃疡与血栓就像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任何操作不慎都可能引发致命后果。采用胸腹腔镜联合的微创手术,可大幅降低手术创伤,减少了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发生,更利于高龄患者恢复;3D镜下视野保证了肿瘤清扫的彻底性和主动脉的保护,也为精准实施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提供了良好保障。同时,血管外科做好了术中主动脉破裂出血介入下主动脉覆膜支架封堵预案,筑牢手术安全防线。

郑琳表示,通过多学科的围术期评估、精准协作与微创技术的成熟应用,这样才能破解单一学科难以应对的技术难题,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帮助李大爷这样的危重患者。

通讯员 曹慧慧 张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