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前沿!2025南京整合消化内镜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5 17:42:00
11月15日上午,2025南京整合消化内镜学学术会议开幕,会议聚焦消化系统各领域疾病诊疗,重点探讨消化内镜运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热点,吸引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会。据了解,此次会议由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ERCP学组、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
![]()
微生态医学新刊发布
开辟学科新赛道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李庆国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旨在推动行业标准完善、技术精度提升与学术思想繁荣,同时向与会专家展示南医大二附院在整合医学与微生态医学领域的探索成果。
开幕式上,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办的国际期刊《Microbiota Medicine Research》(中文刊名《微生态医学研究》)正式发布。该期刊由南医大二附院副院长、微生态医学中心主任张发明教授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Sunny H Wong教授、哈佛大学Yang-Yu Liu教授共同担任主编,组建了国际化编委团队,为微生态医学领域搭建起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据悉,该期刊将发表微生态医学领域原创研究、综述、指南、跨学科疑难病例报告等类型文章,同时关注对健康理念重塑、卫生政策和医学教育有影响的研究。
![]()
南医大二附院副院长、微生态医学中心主任张发明教授
张发明教授指出,微生态医学作为一门全新学科,正重新定义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肠道菌群失衡与消化问题、糖尿病、失眠、焦虑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而抗生素滥用、熬夜、不健康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均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针对菌群失衡引发的严重疾病,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展现出独特优势,它对于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感染等危重病症,能起到快速救治的效果。
“微生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某些细菌侵入淋巴结或肿瘤内部会加速肿瘤转移和恶化。” 张发明教授提到,这一发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治疗癌症不仅要杀灭肿瘤细胞,更需精准干预“推波助澜”的微生物。
聚焦早癌防治
前沿技术演示赋能基层诊疗
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ERCP学组年会等多个专题会议同期举行,会议开设多个专业会场。
“今年的会议亮点纷呈,全国众多消化领域的顶尖专家、院士以及各级委员齐聚,带来了最前沿的学术分享。”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缪林表示,本次会议专门设置了早癌诊治会场,并安排了近50台复杂内镜手术演示,包括超声下治疗、超微创胃肠吻合等前沿技术,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战学习机会。
![]()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委、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内科主任缪林
缪林主任表示,目前我国消化道早癌检出率已提升至40%以上,基层医院也能精准发现早期微小病灶,显著降低了晚期肿瘤发病率。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必做胃肠镜体检,如果有家族史,检查的年龄还要相应提前。如果结果正常可以3-5年复查一次。”缪林主任分享临床案例时提到,一位从不体检的患者被家人劝诫检查后,发现3个肠息肉,其中两个已癌变,好在早期切除后无需化疗,定期随访即可。“息肉发展为癌症通常需要8-10年,足够我们早发现、早处理。”缪林说。
整个会议历时三天,共将进行100多场专题学术报告,涵盖了目前国内消化系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具体包括提升早期胃癌诊断能力的临床及培训模式探讨、胃癌前病变干预性治疗研究进展、微生态医学前沿、消化内镜机器人的现在与未来、中国超级微创的现状与发展、AI赋能内镜数智化升级等议题。
构建预防体系
筑牢消化道健康防线
会议同期,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作为该专委会主委,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季国忠表示,预防是健康管理的核心,消化道作为人体与外界相通的重要通道,做好其防护可预防50%以上的相关疾病。
季国忠表示,专委会将围绕“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与管理”的完整健康链条展开工作。未来将重点探索肠道息肉、脂肪肝等常见病的标准化健康管理方案,并大力推广肿瘤早期筛查。
![]()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消化疾病防治专委会主委、南医大二附院 消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季国忠
季国忠提到,专委会将联合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方式,探索疾病成因与防治规律。同时,将加强健康科普宣传,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等高发疾病的发生。
此次2025南京整合消化内镜学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我国消化内镜领域的学术实力与发展成果,更通过专家分享与经验交流,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预防与研究指明了方向。随着早癌防治技术的推广、预防体系的完善以及微生态医学的发展,将有更多人受益于学科进步,筑牢消化道健康防线。
通讯员 陈艳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视频 万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