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世界糖尿病日|莫让“甜蜜”变负担,中医智慧为“唐僧肉”解围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4 20:53:00

11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聚焦“糖尿病与幸福感”。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每10个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我国1.4亿人中招,但有超一半人还没察觉到自己的血糖已悄然失控,身体正一步步成为被疾病侵蚀的“唐僧肉”。为帮助公众走出认知误区,科学应对糖尿病,11月14日上午,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特邀老年医学科资深名中医到院举办公益义诊活动,为患者带来标本兼顾、辨证施治的中医控糖方案。

走出误区,身体“暗号”别忽视

“我从来不爱吃甜食,怎么会得了糖尿病?”在数量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体中,这种认知误区十分常见。

事实上,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并非仅与甜食摄入相关。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症”范畴,其发病机理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脾、胃、肺、肾的功能虚损有关。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因素,都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体内水湿、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积聚,最终引发血糖升高。因此,即便不喜甜食,若有肥胖、久坐、压力大、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同样可能成为糖尿病的“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糖尿病前期信号较为隐蔽:视力模糊、总犯困;频繁口渴、上厕所变多……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及时检测空腹血糖,糖尿病早期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及早干预,能大大降低患病风险!

标本兼顾,全面应对并发症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糖和代谢紊乱会对心、脑、肾、眼等多器官带来危害。一旦确诊糖尿病,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失明)、肾衰、冠心病、糖尿病足(截肢)等多种并发症。而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辨证施治的优势,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防治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中医药防治消渴症(糖尿病),注重个体化干预,根据患者体质与症状的差异,制定“一人一方”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中医药还强调整体观和全周期管理,即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着力改善患者的整体体质,从根源上调理失衡的脏腑功能,实现标本兼顾,中医调理糖尿病还会贯穿疾病全程,评估患者血糖、体质的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方案,帮助患者真正摆脱终身服药的困境。

糖尿病是慢性病,中医调理需长期坚持。为此,11月21日上午、28日上午,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将再次邀请三甲医院资深主任中医师到院开展义诊,有需要的患者可通过“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微信公众号或拨打025—57888888咨询预约,让糖尿病患者免挂号费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在中医调理中收获健康和幸福感。

通讯员 赵钰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