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传导耳机戴出头晕失衡?医生揭秘慎戴人群与“三个 60”法则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7 17:12:00
随着户外经济持续升温,以“开放耳道、安全便携”为核心卖点的骨传导耳机,已然成为跑步、游泳等运动人群的“标配装备”。然而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这类耳机的“健康吐槽”正不断涌现——多名网友接连曝光,因佩戴骨传导耳机出现走路失衡、头晕恶心、耳鸣等不适症状。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不适并非个例,从电商平台的用户评价到社交平台的讨论帖,相关反馈呈扩散趋势。不少用户表示,起初均将症状归咎于运动姿势不当、作息问题等,直到“停用耳机后症状缓解”,才将诱因锁定在骨传导耳机上。11月15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咨询了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朱晓燕,针对网友集中反映的不适症状及骨传导耳机的使用疑问,朱晓燕给出了专业解答。
网友亲历:从“运动神器”到“头晕元凶”,不适多与使用习惯绑定
“本想靠它提升游泳体验,没想到当时连路都走不稳。”一位广东的网友在帖子中表示,为解决游泳时的听音乐需求,他选择购入骨传导耳机。2023年左右,由于他游泳的强度加大,每周佩戴骨传导耳机6至7次,每次使用约2小时。不久后,他出现了长达两周的走路失衡症状,“感觉像泡在水里随波逐流一样晃动”。起初他误以为是游泳姿势不当所致,直到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相关网友的讨论,才将怀疑的目光投向骨传导耳机。该网友称,此后虽然仍在使用骨传导耳机,但是使用频率降低后,失衡症状再也没有出现。
![]()
一位网友发帖截图
记者注意到,该网友的经历迅速引发共鸣,评论区大量网友表示存在相似经历。其中,有位黑龙江的网友称,在其佩戴骨传导耳机自由泳半小时后,常出现头晕想吐的症状,此前一直归咎于是不是游泳时换气技巧的问题,看到相关讨论后才怀疑与耳机有关;另一位网友则表示,他连续一周每天用骨传导耳机听书3小时以上,出现头晕、注意力涣散等症状,起初该网友怀疑相关症状可能与熬夜相关,但在他停用骨传导耳机3天后症状得到缓解;更有网友称,因长期使用骨传导耳机出现耳鸣、前庭功能轻微紊乱症状,经医生询问后确认与骨传导耳机使用不当相关,后经过简单调理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
该网友帖子下网友的留言截图
记者调查:从医疗技术到消费爆款,骨传导耳机为何走红?
记者调查发现,骨传导技术的发展脉络最早可追溯至18 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著名钢琴大师贝多芬便曾尝试利用骨传导原理,借助一根棍子将钢琴声音传导至牙齿,再通过人体组织传递实现听觉感知。
![]()
电商平台销售的某款骨传导耳机的评论区
20世纪30年代,首款骨传导助听器与骨传导耳机相继诞生。此后30年间,该技术逐步应用于医疗、军事领域并实现大规模普及。进入21世纪,随着骨传导技术日趋成熟,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迎来爆发。尤其是蓝牙与电池技术的突破,让骨传导耳机摆脱了有线束缚,佩戴舒适度大幅提升,成为运动场景的理想选择。近年来,叠加户外经济升温的风口,骨传导耳机市场持续火爆。
![]()
某销售骨传导耳机店铺客服的回复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骨传导耳机相关在售产品达数百款,价格覆盖百元至千元区间,满足不同消费层级需求。在某电商平台的销售榜单上,排名靠前的某品牌骨传导耳机7日内销量超1000件,总销量已突破4万件。针对网友反馈的头晕、失衡等使用不适,记者随机咨询了多家骨传导耳机店铺。受访客服均回应称,“正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同时,有一位客服补充道,“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可以多适应适应”。
医生解答:骨传导耳机哪些人需慎戴?科学使用牢记“三个60”
正常耳机靠空气传声,耳廓收集声波,从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骨链(锤骨、砧骨、镫骨)传导放大,镫骨底板的活动通过前庭窗引起内耳耳蜗淋巴液振动,毛细胞感知并转化为神经信号,再通过听觉神经传导至大脑听觉中枢,最终形成听觉。而骨传导耳机是“骨骼传声”。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朱晓燕介绍,骨传导耳机的振动单元贴紧颞骨,跳过鼓膜,直接通过颅骨(颞骨)振动传递声波到内耳耳蜗毛细胞,从而让人感知声音的设备。所以哪怕鼓膜受损,也能正常听声。
![]()
骨传导示意图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鼓膜穿孔、中耳炎后遗症等耳道、鼓膜受损,但内耳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说,骨传导耳机可绕过受损鼓膜直接传声,辅助听清声音。开放耳道也能避免耳道闷热、胀痛,减少耳道细菌滋生,长期佩戴舒适度优于入耳式耳机。”朱晓燕表示,不排除上述事件中的网友有前庭敏感的可能,“对于前庭敏感或者有其它内耳疾病人群,不管是入耳式、头戴式还是骨传导耳机,长时间佩戴都有可能导致头晕、恶心,甚至导致听力下降以及前庭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此外,不建议佩戴骨传导耳机的人群还有:
1、内耳功能受损者:如梅尼埃病、内耳毛细胞坏死、听神经病变患者,骨传导需依赖正常内耳感知振动,内耳受损会导致听感极差,佩戴无意义。
2、颅骨/颞骨异常者:颅骨骨折愈合不良、颞骨畸形或有严重骨质疏松的人,振动传递受阻,不仅音质差,还可能加重骨骼不适。
3、头部有慢性疼痛或损伤者:如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紊乱、头部外伤未愈合者,耳机振动会刺激患处,加剧疼痛或影响恢复。
4、对振动敏感或耐受度低者:部分人佩戴时会明显感知颅骨振动,出现头晕、恶心、耳鸣等不适,这类人群不适合长期使用。
朱晓燕提醒,耳机科学佩戴使用要牢记“三个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值的60%、单次使用不超过60分钟、在环境噪音不超过60分贝的地方使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见习记者 马斌
通讯员 杨璞
视频 马斌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