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守护青春归途 点亮希望心灯 连云港海州公安:“阳光护苗”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路径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0 18:37:00

“这几天,通过在未成年人成长教育基地接受法治道德教育,我深刻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保证以后不再和那些不务正业的青年来往了。我决定马上重返学校……”10月18日,连云港市14岁少年张某真诚地对帮教民警说。这个转变只是海州公安分局“阳光护苗”成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面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新趋势,海州分局创新推出“阳光护苗”行动,通过打好责任监督、场所治理、法治宣传、对点帮扶“组合拳”,全方位构建多部门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竭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目前,已帮助214名不良行为少年重返正轨,全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警情、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6%、45%。

固本强基,高位织密防护网

年初,海州分局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积极推动区委政法委召开专题会议,并牵头教育、法检、妇联、民政等相关部门,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有效打破部门壁垒,凝成了齐抓共管保护合力。

通过出台《海州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工作意见》等系列规范性文件,联合建立集中会商、定期调度、督导检查等7项工作机制,全面牵引基础工作、精准指导基层行动、精细监测运行质态。各派出所与学校、街道密切配合,深入摸排辖区不良行为、单亲家庭、失辍学等未成年群体,并对排查出的390名重点少年建立“一人一档”,精准评估风险。同时,定期组织涉警问题未成年人参加学法专列、送专门学校矫治教育,分级分类开展帮护、矫治、心理干预、法律援助;对就读异常学生极力劝教复学,实现尽劝尽复。

针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创新实行“一站式”调查取证办理模式,将身体检查、心理辅导、犯罪记录等隐私资料整合打包、单列封存,最大限度地筑实法律屏障,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智能预警,精准守护每一步

海州分局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建起智能预警处置平台,开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监测模型。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自动识别未成年人异常聚集、出入娱乐场所、逃课、深夜出行等风险行为,并及时发出预警,实现全天候守护。

民警一旦接到信息,就会立刻启动响应机制,联系家长或老师介入处置。分局每天都会研判有关警情,每周都会通报未成年人保护和违法犯罪打击情况,并向属地镇街及相关职能部门发送提示函,落实盯办和跟踪机制。

谈及这项工作,单亲妈妈李女士最有体会。10月7日夜,其13岁女儿贪玩手机,被训了几句后负气离家,心力憔悴的她找了3个小时也没音讯,只好报警求助。民警迅即发出预警信息,结果,不到半小时就在一家台球室找到了孩子。

为确保预警机制形成闭环处置,海州分局会同文化旅游、市场管理等部门,大力加强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监管力度,常态化采取明察暗访、投诉举报等手段打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同时,强化旅馆业执法检查,严格督促经营者遵守“五必须”规定,对违规经营行为依法给予关停、整改、取缔等处罚,充分挤压“问题少年”藏身落脚空间。今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已关联破获相关案件12起,有力净化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育心扶志,携手铺就成长路

“为从思想根源上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积极构建了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培育机制,并依托全区18个派出所‘守未专员’和22名公安民警法治副校长,联动正义联盟、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3700余人,分类组建了行为规范、心理疏导等六大公益团队,持续开展防拐卖、防赌毒、防性侵、防欺凌等宣传帮教活动。”海州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该局视校园安全为重中之重,时常会同教育部门指导全区161所中小学、幼儿园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安防系统建设,配齐建强安保力量,定期开展法治教育、组织实战演练,全方位提升防范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目前已成功预警处置涉生敏感案事件40余起。

针对特殊留守、辍学等困境儿童,海州分局主动携手政法、教育等部门筹资并推动解决送读、管护、帮教等实际困难。对那些父母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未成年人,及时通报民政部门,依照父母意愿提供临时监护,力争每个孩子都不因家庭变故而失去照顾。目前,已帮助300余名有求学意愿的未成年人重返校园,共对接理发、汽修等110家单位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培训。

为迷途少年照亮归途,让更多孩子重返校园、回归家庭是海州公安的坚定信念。未来,全局将继续深化“阳光护苗”行动,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尽心为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竭诚书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篇章。

通讯员 周宗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