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真Lucky!75岁大爷被困芦苇荡19小时,警犬Lucky将其寻回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8 21:43:00

11月4日凌晨,南京警方依托“火线寻人”机制,多警种协同作战,利用警犬追踪技术,成功寻回在郊野走失19小时的75岁老人。在此次救援中,警犬凭借敏锐的嗅觉与精准的追踪能力,成为现场不可或缺的“特殊力量”。

老人郊野走失,“火线寻人”启动

事发于11月3日早上7点,家住浦口区护国村的刘大爷(化名)与老伴到田地里干活。没过多久,老伴发现老人不见了。因刘大爷近期出现记忆衰退现象,他平时携带的定位手环当天落在了家里,手机也没带在身边,老伴担心起来,当即联系上儿子告知情况。得知刘大爷走失的消息后,家中亲属立即赶到田里,以菜地为圆心,往四面寻找。可是,一直找到中午都没有发现老人的踪影。随后,老人亲属拨打110报警求助。

接警后,南京江北新区分局泰山新村派出所民警立即兵分两路展开搜寻:一路调取周边监控,一路陪同家属在现场附近继续查找。“老人走失地点在农村田里,非常偏僻,周边树林、芦苇荡密布,还紧邻南京北站施工工地,监控覆盖很少,找起来很困难。”民警介绍。

由于搜寻条件不利,直至当日傍晚,民警仍未发现有效线索。此时天色已暗,气温下降,老人走失已超过11小时,情况危急。派出所随即在“协同警务”机制指引下,通过市局“协同平台”,向市局情报指挥中心“失联人员查找专班”请求支援。

了解情况后,专班迅速提级调度,启动“火线寻人”机制,刑侦等多警种被同步拉入线上作战群,协同寻踪。专班负责人刘健介绍称:“对于此类失联警情,我们坚持做到一警一群,在单独的工作群中将所有涉及到的警种警力拉进来,最新的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在群内发布,避免产生信息误差,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4日凌晨0点30分,搜寻迎来关键突破,民警通过反复研判监控视频,发现老人疑似最后活动地点。专班迅速联系市局刑侦支队警犬工作大队支援,发布“协同作战指令”。时间就是生命,警犬工作大队立即组织5名警力,携带2只搜索犬赶赴现场。

警犬建功深夜,老人化险为夷

途中,警犬工作大队中队长汪荣波已协调家属准备好老人近期穿的衣物鞋袜,作为警犬追踪使用的嗅源。据介绍,警犬要通过嗅认当事人的衣物建立气味追踪的基线,提升搜寻作业的准确性。

到达现场后,训导员即以老人衣物为嗅源对警犬进行强化训练后,指挥其沿目标区域细致搜索。夜间视线不好,踏步不知深浅,民警打着手电、紧跟警犬,在密布野草、树枝的丛林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开展搜寻。

凌晨2点10分,警犬追踪到一片芦苇塘处停了下来,原地转圈。“正常的话,搜索犬会不停地往前跑,但是犬在那里停下来。作为我们训导员来说,我突然意识到犬可能已经找到了目标。”汪荣波回忆道。当时,他立即下水探查,果然发现了斜躺在塘中的老人。当时老人下半身浸在水里,鞋子脱落,面色虚弱。发现老人后,现场民警和青年蓝天救援队一起将老人从水中抬出,裹上保温毯;随后用担架把老人抬到路边,送上救护车。经初步检查,老人生命体征平稳,后被送往医院救治。至此,失联将近19小时的老人终于被找到。

次日上午,老人家属专门带着锦旗前往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工作大队,向参与救援的民警表达了诚挚谢意。这次救援中,找到老人的警犬Lucky,今年三岁,此前在多起寻人警情中发挥过作用。在采访中,大队负责人管阳表示:“警犬工作大队的核心任务是立足刑侦、服务全警,既在案件侦破中发挥警犬独特作用,也承担大型活动安保及安检搜排爆任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宇轩

通讯员 宁宫新

视频剪辑:季宇轩

校对   朱亚萍